来源:财新智库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节能减排术语,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设立并进入“十四五”规划,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30·60目标”的提出,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全面向低碳转型
大纲目录 第一部分:30·60 目标”——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承诺 1.1 碳达峰与碳中和 1.2 碳中和国际共识 1.3 “30·60 目标”与“十四五规划” 1.4 主线行业迎来“双碳”机遇 1.5 主线行业碳中和路径与目标
第二部分:碳中和投资之路:碳金融潮起 2. 1 碳金融市场 2.1.1 什么是碳金融? 2.1.2 碳金融 VS. 绿色金融 2.1.3 碳金融市场 2.1.4 碳金融市场产品谱系 2.2 碳交易 2.2.1 碳交易的起源与演变 2.2.2 碳排放交易权市场概述 2.3 欧盟碳市场:发展与目标 2.4 中国碳市场:现状与前景 2.4.1 区域碳交易所试点 案例:碳交易试点的发展与创新—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2.4.2 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 2.4.3 全国碳市场的意义
第三部分: 碳中和技术之路:探索技术前沿 3.1 碳中和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3.2 碳的捕集、封存与利用 3.2.1 技术要点:二氧化碳的捕集 3.2.2 技术要点:二氧化碳的利用 案例:打通 CCUS 产业链—霖和气候科技 3.3 数字化助力双碳目标推进 案例:数字化赋能的绿色智慧出行平台——国星宇航 SPACE PARK
第四部分:碳中和产业发展之路:技术创新与低碳转型 4.1 能源行业 4.1.1 传统能源生产储存智能化 4.1.2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能源 案例:三峡集团——能源企业的多元化碳 中和战略 4.2 工业制造业 4.2.1 中国制造业的低碳转型困境 4.2.2 绿色制造 案例:绿色产品的低碳产销全链条——斑布 4.3 新能源产业链 案例:交通领域的低碳化解决方案
第五部分:碳中和转型之路:现代化城市与未来的投资 5.1 碳中和推动城市低碳解决方案 5.1.1 中国城市低碳转型 5.2 重塑社会低碳消费和生活理念 5.3 ESG 投资:低碳转型气候投资的重要实践
第六部分:中国碳市场前景展望及建议 6.1 规范制度体系,协同监管工作 6.1.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6.1.2 优化协同监管,制定鼓励机制 6.2 明确总量测算,强化信息核查披露 6.3 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 6.4 提升碳金融市场配置,发挥金融工具的效能 6.4.1 政策引导投资向绿色资产倾斜 6.4.2 加速引入配额有偿分配 6.4.3 完善“碳”金融产品创新及制度优化 6.5 争取国际碳定价权,推动通过碳市场国际化发展
附录:碳中和缩略语表
报告领取方式见文末


















































































领取方式该份报告共85页,我们已经为您整理成文档 如果您觉得这份资料对您有帮助 希望获取完整的电子版内容参考学习 您可以关注+评论+转发 然后私信我:报告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