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标志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
而此前,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
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可见,人工智能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那么在人工智能日益火爆的今天,想要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应当选择什么专业呢?
人工智能涉及了数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不定性论以及控制论。
研究范畴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智能搜索等。
应用领域包括机器翻译、语言和图像理解、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等。
从人工智能与九门学科的相关性来看,计算机科学排在首位是毋庸置疑的,而生物学关系最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本科专业怎么选?不少大学已经专门开设了数据科学专业、智能科学专业、机器人专业,或者在原来的自动化、通信、机械等专业的基础上做升级,那么本科专业怎么选呢:
1、首选可以是
计算机方向,例如“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目前情况来看,最对口从事AI方向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比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等AI应用领域。
专业介绍:培养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去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覆盖社会各行各业,这就决定了就业领域非常广泛。除了广为人知的IT业,在政府、科研单位及其他非IT类企业中,软硬件的配备、网络安全、系统维护、网站开发等工作也离不开计算机专业的人才。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
2、对理论和学术研究有兴趣,专业推荐选择“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机器学习本质上是微分方程、概率论、矩阵分析等等数学领域的应用。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数理统计、信息论等,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础。
专业介绍:本专业特点是理工结合,培养具有宽厚的数学基础,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和开发技能,较强的外语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应用科学知识,能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科技人才。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合到科研、工程、经济、金融、管理等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教学、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软件设计、信息管理、经济动态分析和预测等多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等。
3、“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基本上是介于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专业之间的。本科如果能有比较好的基础,比如在数学、英语、编程能力、简单的智能算法的仿真与应用等,这对以后的学习与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电气、计算机、传感、通讯、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多学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学科专业。
有些考生认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有“智能”两个字,就一定是学习如何制造机器人的专业,其实并非如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并不教学生如何制造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相当于制造人的四肢,需要考虑硬件标准是否合乎工作要求。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要做的是在硬件基础上,给机器人赋予一个类似人的大脑、神经传导及信息处理系统,让这个机器大脑通过一定的方式判断、决策并控制机器人如何行动,使得机器人最有效地发挥作用。
目前,全国仅有20多所高校招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其中,开设该专业较早的高校有
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近几年,
华南理工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院校也新开设了该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录取平均分一般略低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信息量大,十分复杂。收集信息是高考志愿填报的第一步。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收集准确有效的信息,考生和家长可以登录优志愿平台,查询全国3000多所院校及专业的详细信息,以及历5年各大高校的招生录取数据等等。在优志愿微信里,也会介绍更多高考资讯,高考免费讲座、学习交流信息。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