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年轻人,不仅是传统老字号要思考的问题,就连知名珠宝品牌Tiffany也表示伤透脑筋。
在经过一段冥思苦想和广告文案头脑风暴后,本来是想讨好年轻人的Tiffany,反而得罪更多人了。
01 Tiffany,冒犯母亲?
“酷”是Tiffany七月营销主题,为了彰显年轻女孩酷酷的一面,Tiffany想了一句让三口摸不着头脑的文案:
“不是你母亲的蒂芙尼。”

还好不是在中国,要不然可能有人以为Tiffany在骂人。
Tiffany的本意,是想表示品牌的经典产品也很年轻、活泼,不会过时,适合年轻人,不是妈妈辈专属。把消费目标精准划分到年轻人,以引起他们的共鸣。
但从三口的角度来看,为了讨好一部分人群,特地去踩另一部分,这样的品牌营销非蠢即坏。更何况,Tiffany“踩”的还是母亲。
果然,已经有不少觉得自己被冒犯到的网友,在网络上表示质疑:
“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是不是意味着我就不能成为你们的客户?”
“一个经典产品应该同时属于祖母、母亲和女儿,这才叫不过时。”

综上所述,Tiffany这段文案能不能吸引年轻人,我们还不好说,但伤害到老客户倒是真的。
02 愚蠢的年轻化营销
在年轻化营销上,和Tiffany一样走过歪路的还有李宁。
你别看李宁现在各种营销搞得飞起,其实他们也同样做过愚蠢的年轻化营销。
10年前,耐克阿迪横行霸道,李宁、安踏等国产品牌只能在角落缓慢前行。为了让更多年轻消费者能注意到自己,李宁进行了一场“90后营销”。

为彰显李宁“了解”90后,“关爱”90后的精神,品牌名在那时都叫“90后李宁”,海报文案还得写“你不了解90后”。
李宁可能觉得自己很有态度,只可惜,90后并没有吃这一套。更好笑的是,70后和80后看到李宁的海报,觉得自己直接被品牌抛弃,也对此表示不满。
李宁一顿瞎操作,年轻人没吸引到,老客户也被得罪,和Tiffany简直如出一辙。
在三口看来,真正聪明的年轻营销,是品牌本身拥有一种年轻的态度。
就好比那些在抖音上分享愉快生活的爷爷奶奶,他们或许会沉迷于玩遥控赛车,也会因为今天头上别了粉红发卡而感到高兴。无关年龄,在三口眼中,他们的年轻心态由内而外散发着光芒。

品牌也同样如此。
要想吸引年轻人,就应该以年轻的语境,去适应潮流,以年轻的心态,获得消费者共鸣。死板地划分年龄段,以高姿态把其他消费者排除在外,就是一场愚蠢的年轻化营销。
有一说一,三口虽然拿李宁和Tiffany做对比,但那也是十年前的案例了。想不到都2021年,还有品牌以划分年龄的手法来进行年轻化营销,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03 Tiffany,来抄作业
随着年轻人对奢侈品消费的欲望逐日增加,越来越多原本高冷的品牌加入到年轻化营销当中。
奢侈品牌年轻化的方法千变万化,从产品设计、品牌营销到传播策略,全方位打破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常规认知——
2021年,GUCCI一改往日走秀模式,以时尚迷你剧《无边序曲》发布品牌春夏系列,在第七集播出并官宣品牌代言人鹿晗。光是在微博上,这部迷你剧的观看人数就达到1亿+。

为纪念5号香水问世100周年,CHANEL将“制造工厂”复刻至成都远洋太古里,呈现限定创作的5号工厂系列。消费者在快闪店里拍照打卡,又能形成裂变传播,影响到更多的人。
PRADA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开设了PRADA OUTDOOR 春日篇“意趣花园”限时店,让人们从“宅家”逐步走到户外拥抱自然,打造沉浸式品牌体验。

爱马仕更是另辟蹊径,跨界到运动行业,将自家经典产品和运动结合,打造了一个用爱马仕丝巾做瑜伽的独特健身房。
你看,以上哪个案例,比“不是你妈妈的蒂芙尼”差?
Tiffany产品常常被人用来当做求婚、订婚的信物,那品牌完全可以从这些角度切入,以年轻的语境和心态来吸引年轻人。
年轻化营销是门玄学,品牌可能做了半天都溅不起水花,也可能一张不经意的海报就点燃全网。如此不定性,需要品牌一点点去摸索,才能得到一个年轻化营销的最优解。
Tiffany,你可长点心吧。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