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2022年6月8日至11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张掖市政府共同在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省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紧扣“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主题,通过举办开幕式、“甘肃省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展”、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展、“如意甘肃·多彩非遗”甘肃省非遗展演专场晚会、张掖市“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演出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性活动”7项重点活动,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展现了甘肃非遗在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乡村振兴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宣传了甘肃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为文化强省注入非遗力量,提升了甘肃非遗曝光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有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开幕式上,主办方为甘肃省第五批15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所在市(州)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颁发了牌匾,并为本次甘肃省非遗影像展的入展作者颁发了入展证书。 6月8日晚,在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如意甘肃·多彩非遗”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上,荟萃了七大类16项市州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33位代表性传承人在内的150多位演职人员为现场和线上的观众奉献了一场带着泥土清香和时间温度的非遗盛宴。永昌节子舞欢快灵动,令人目不暇接;唱腔优美的兰州鼓子,委婉动听的秦腔《火焰驹·表花》,妙趣横生的清水木人摔跤,展现了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曲调悠长的藏鹰笛演奏、格萨尔吟唱,余音袅袅的龙头琴弹唱,高亢悠扬的花儿,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高亢豪放的庆阳唢呐,活灵活现的道情皮影,引人入胜的四家武术,展现了黄土高原的民风民俗;婉转动听的凉州贤孝,豪迈浑厚的哈萨克族民歌,令人拍案叫绝的口技,甘肃特有的民歌、舞蹈和服饰展示等,让人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甘肃省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展为期4天,主办方在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一楼展馆为全省14个市(州)的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省非遗保护中心分别划分了独立展厅。展厅面积合计600余平方米,集中展出了各单位、部门遴选的3409件优质非遗展品,并邀请了64名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活态展示,呈现全省文化和旅游单位近年来在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累累硕果。 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现场,有来自全省各地的59家非遗工坊、5000多件非遗产品以及文创衍生品展示销售,多位传承人现场刺绣、剪纸、并通过各平台直播带货,使线上、线下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选购非遗产品,累计销售额近百万元。 甘肃省非遗影像展共展出图片200幅(组),涵盖全省各地非遗保护、传承、弘扬等方面内容的摄影作品。一幅幅蕴含饱满内容和彰显深厚内涵的参展作品,生动呈现了甘肃文化和旅游系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及宣传推广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活动期间举办的张掖市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为广大观众呈现了张掖部分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省级非遗项目九曲黄河灯阵,“阵排天地,势摆黄河,环抱九州,装尽乾坤,在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湾内隐风雨”,具有浓厚的民间民俗色彩,灯阵规模宏大。展演活动在鼓乐响亮的传统民间社火和耍龙耍狮表演中开场,雄浑有力的四家武术表演,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民乐合奏《喜悦·大甘州》、民歌联唱《甘州小调》,千人广场舞《祁连山下彩虹飞》,节奏欢快、风情浓郁的舞蹈《牛角鼓》,都勾起了人们的乡愁记忆。 6月9日晚,由张掖市文化馆打造的非遗舞台情景剧《宝卷印象》亮相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七一剧院。通过音乐、舞蹈表现形式,将两代人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不同理解进行浓缩性展示,用艺术手段探讨了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发人深思。 6月10日晚,张掖组织群众文艺团队在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百姓大舞台”开展文艺演出,充分展现了张掖近年来在公共服务、非遗保护、艺术创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省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添彩。 张掖作为活动举办地,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非遗项目33项、市级非遗项目128项、县区级非遗项目385项,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人、省级传承人56人、市级传承人394人、县级传承人447人。保护项目涵盖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门类,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逐步完善。同时,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非遗保护焕发新的生命力。 本次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示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体现了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搭建起了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合作对接的有效平台,成为交流行业经验、碰撞智慧火花的重要载体,也为甘肃各市州之间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提供了机会,对推动张掖非遗旅游融合创新、促进“非遗+旅游”带动业态升级、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李莺 图/张骞) (来源:中国旅游报)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