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有18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圣人孔子后裔的世居地和围棋文化发源地,孔氏南宗家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江山清漾村是公认的“江南毛氏发祥地”,烂柯山被誉为“围棋仙地”。衢州市一直高度重视南孔文化的挖掘与发展。特别是 2018年5月21日,衢州市委七届四次全会上,市委将“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正式纳入衢州发展战略体系。7月25日,衢州召开城市品牌发布会,正式向全球发布“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由中国摄影报社、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21“南孔圣地”第二届衢州全国手机摄影作品展,入展作品已揭晓。
■ 评委推荐

满园春色 苏朝阳 摄
手机摄影时代,摄影者也在不断理解、适应媒介传播的新特点。作者充分利用现实中的满园春色,选择更适应手机屏幕展示的竖构图,让道路两侧缤纷的花树引导观者视线蜿蜒向上,直至高处的建筑以及淡淡的远山,形成了和谐的视觉节奏。画面结构紧凑,又不乏疏密的搭配和灵动的细节,让人醉心其中。——许军(衢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草原牧歌 万贲 摄

脸谱 戴骅骅 摄

天堑变通途 赵亚平 摄

樱花烂漫 曹俊 摄

色彩空间 李武 摄

烟雨乌溪江 詹春来 摄

水润古城(组照之一) 戴建星 摄

雪场留影 宋清中 摄

盐田生活 刘琳 摄

虎跳峡 徐拥华 摄

申城溜冰迎冬奥 万海民 摄

光伏神光 黄胜林 摄

台前幕后 廖雄 摄

荷韵(组照之一) 江伟松 摄
■闲话大展 让照片有滋有味 ? 袁园
影像的发展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也向影像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面对专业摄影活动选拔时,照片不仅要传递出美感,还要传递相应的信息,更要富于情感氛围。如何让照片有滋有味,经得起评委、观众的琢磨、品味,也许正是摄影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摄影者要在人间烟火气中表现生活滋味,通过时代环境、生活场景、事件细节、人物情感构建起鲜活的影像,吸引观者走进画面、亲近故事。在用照片讲述故事时,一些摄影者只关注截取关键动态、主体人物,忽略了对画面细节、情节的整体考虑,比如背景环境、陪体人物、物件摆设等,容易导致照片生硬、平淡,可读性不强。特别是对于现实题材摄影来说,不管主题的设定有着怎样深刻的精神内蕴,都需要构建起一个鲜活的、感性的、真实的画面空间。无论是人物的自然动态,还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都不可忽视,有助于拉近与观者的距离。为了追求某种视觉上的干净、整洁、美观刻意摆布或者后期处理琐碎细节的行为不可取,摄影考验的正是我们根据现场环境取景构图的能力,重要的是通过影像之美来呈现真与善。
摄影还应注重刻画人生况味,展示人物的命运浮沉与精神亮色,吸引观者随之体验情感的起伏,感佩于乐观、善意、坚韧等内在品格。牵动观者的影像需要厚实情节、精彩刻画的共同推进,一方面跟踪时间、情节的线性发展,另一方面关注人物关系、大小事件组成的情境。换句话说,要让观者被故事吸引,摄影者首先要沉浸其中,深入理解拍摄人物,时刻关注故事进程,追随人物命运的脚步,让照片慢慢积攒、沉淀。更重要的是,这种人生、命运的况味不能机械地呈现,不能为博取眼球一味做苦情的展演,也不能刻意追求表演出的“大团圆”,而是要在尊重人物情感情绪的逻辑演绎中寄寓深厚的情感。
审美韵味也是吸引观者的重要因素。照片如果仅仅是简单直白地再现,会缺乏视觉魅力,灵活运用视觉表达方式提炼现实,才能让故事讲述得更动人。为此,摄影者应当在表现现实美与视觉美两方面下功夫,不仅敏于发现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美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美,而且要尝试以摄影创新手法营造美感韵味,让影像雅俗共赏。
摄影追求展示现实的原汁原味,也讲求一定艺术加工、调和后的丰富醇厚。这“三味”调配出的影像,或许更能让人咂摸出丰富的滋味。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