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腾讯云、粤海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哈奇智能签署合作协议,声明将共同打造智慧酒店新标杆,这一合作再次掀起了关于“智慧酒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国内智慧酒店已发展十余年,智能化始终是行业宠儿,热度居高不下,然而如火如荼的发展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智慧酒店的发展之路将何去何从仍需要业界进一步的思考。

智慧酒店新篇章 6月22日,腾讯云、粤海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哈奇智能在深圳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腾讯云将发挥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哈奇智能负责提供全套客房智能硬件设备,并以粤海酒店集团旗下上海、深圳、郑州、珠海自营星级酒店的智慧化升级酒店项目为试点,计划未来一年内将逐步拓展不少于30家智慧酒店。
三方的合作再次引发了行业的关注和讨论,酒店业不仅需要智能化的场景,更需要具备整体智慧、内容化、差异化的产品,打造智慧酒酒店,认真审视智慧酒店的价值和发展方向已是行业共识。

腾讯云、粤海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哈奇智能签署合作协议 所谓智慧酒店,是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酒店内各类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和数据挖掘分析,从而满足客人个性化需求,并帮助酒店达成开源、节流、增效的目的。
我国传统酒店增量巨大,但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过渡依赖价格竞争,导致酒店盈利能力下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酒店业的消费升级,传统客房竞争和价格竞争逐渐式微,提高管理水平、节能降耗和提高服务体验逐渐成为酒店发展的新机遇,而大规模应用先进科技,关注酒店的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的趋势已不可挡,增加客房及服务的科技含量悄然成为全新的竞争优势。

小度智慧酒店
智慧酒店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2010年,坐落在西子湖畔的杭州黄龙饭店与IBM合作,斥资10亿元打造全球首家智慧酒店,以全方位酒店管理系统RFID为代表智能体系,为黄龙量身定制了一套智慧酒店解决方案,让顾客获得与众不同的舒适体验,为智慧酒店建设做出了示范。
其后,随着云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万豪、洲际、香格里拉、君澜、华住、锦江、如家等酒店集团都纷纷进军智慧酒店,腾讯、阿里、万达、苏宁等商业巨头依靠资本和科技的力量也相继涌入智慧酒店领域。
今年年初,教育部在最新的高职招生目录中将原“酒店管理”专业升级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可见 “用科技服务生活,让生活充满自由”,以新的高科技、智能化硬件为用户带来更舒适、更温馨的住宿体验势在必行。智慧酒店前景一片火热,不可估量。

杭州黄龙饭店与IBM合作,开发全球第一家智慧酒店
然而,国内智慧酒店已发展十余年,然而当前酒店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仍是行业共识。目前的智能酒店主要关注于酒店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入住流程的智能化和增值服务的智能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去中心化已经越来越明显,比如电器设备与微信平台,或者IPTV系统等相连接,可轻松便捷调整电器开关及模式,智能客控就可以借助场景预设,譬如温度、灯光的预设来给用户创造惊喜。

酒店基础设施的智能化
众所周知,高峰期在办理入住是酒店经营的痛点所在,在酒店前台设立自助入住机,让用户自行完成登记入住,可以大大提升用户的智能化体验。

智能入住系统提升用户智能化体验
另外,酒店可以打造集住宿、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平台来提升用户黏度,建立完善的会员体系和会员福利,并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来分析用户喜好,对不同用户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推送。
难以回避的困境 不难看出,智能化能为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和新机会,但目前的智能化是否真的能击中酒店和客户的痛点,切实满足两者的核心需求?
提高单房售价是酒店投资智能设备的直接目的,节省人力成本也是酒店考虑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目前市场上的扫地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大多需要人工协助,智能设备只是“半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人工,节省的人力资源空间十分有限,所以目前市场上的智能设备能够同时满足提高价格和降低人力成本的智能化程度颇为有限,这也是酒店的智能设备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智能设备大多需要人工协助
另一方面,动辄上万元的智能设备是否真的会增加住客心甘情愿买单的意愿呢?从住客的角度来看,客人入住酒店的核心需求是睡眠、酒店区位、装潢等等,智能设备所能实现的功能并非客户的刚性需求,再加上智能设备的学习成本会给大部分只住一晚的客人造成压力,导致放弃使用甚至负面评价。
所以,有些时候智能设备会违反提供好的入住体验的本意,反而造成客人的负担,根本上来看也可以认为是技术的不成熟导致的。智能设备服务商在通过科技为客人创造新鲜入住体验的同时也要切实考虑智能设备的学习成本,只有这样客人才有买单的可能。
智慧酒店是关于“人”的技术 目前,行业内仍缺少针对性强、打造完整智慧酒店场景的解决方案,“智慧”大多体现在灯光、窗帘、音响等单一客房设备。万物互联时代,智能硬件不断迭代升级,单体的智能化越做越好,而全体智慧的“全场景体验”却始终是难题。
然而技术的桎梏并不应该成为阻碍发展的理由,未来发展方向是科技结合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而不是停留在噱头营销。酒店应关注自身的整合能力,只有大面积的对接软硬件才能真正实现智慧酒店管理,整合第三方的能力决定智能设备服务能走多远,更决定着智慧酒店未来的前景。
更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重视技术和智能,智慧酒店归根到底是关于“人”的技术,任何复杂的技术改造都不能脱离“人”,真正的智慧酒店应该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给客人展现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真正提升客人的住店体验,客户的需求依旧是行业革新的风向标。正如理查德·沃特森在《智能化社会:未来人们如何生活、相恋和思考》一书中所说:“几千年以来我们使用技术来增强现实——一旦完美塑造了工具,工具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酒店不是冷冰冰的服务机器,如何更好打造服务于“人”的智慧酒店,仍需要业界更深一步的思考与变革。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