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功,你就要努力,就要多学知识、拓展人脉,要提前做好准备,永不放弃!”

这是著名“成功大师”陈安之所说的话。乍一看,是不是觉得挺有道理的,再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句都是像最近刚火起来的废话文学一般,除了是个句子外,没有半点用处。 “成功大师”陈安之却用这些废话赚得腰包鼓起,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 2019年,《消费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它的标题是这样的:《陈安之118万的成功学培训,几乎令我家破人亡》。 一篇简简单单的文章为何会引起世人瞩目,这里面又隐藏着多少辛酸与无奈,陈安之又是如何将这些人的钱骗到手中的呢? 这一切,就要从陈安之本身说起。 陈安之的成功梦

中国福建是一个拥有着客家文化和土家建筑的省份,他们历史悠久,景色秀丽,让人不由心生向往。“成功大师”陈安之的出身,正是一户在福州市随处可见的贫困家庭。 陈安之小时候就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一直以来,他都自命不凡。不仅立下远大志向,还为了寻找人生发展方向,不惜独自一人飘荡在美国,嘴中总是挂着英雄必有用武之地这样的话语。 命运的大门并没有因此眷顾他,反而闭得更紧。在国外,陈安之前前后后换了数十种不同类型的工作,结果都差强人意。 对于陈安之来说,他要的是速成,要的是暴富,并不是慢悠悠往上爬,很显然,一般的工作并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心灰意冷之下,他决定另辟蹊径,采用逆向思维,找到一个赚钱的点,让他走向人生巅峰。 21岁那年,他还真找到了门路。偶然间,戴尔卡耐的一部作品出现在陈安之眼前,好奇心促使他打开这本书。 至此,陈安之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每天遨游在书海,反复研读着戴尔卡耐的作品。 戴尔卡耐与他的经历极其相似,一样的贫困,一样的吃不饱,一样的半工半读。但戴尔卡耐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不仅成为人们公认的演讲家,还开班办学教导人们人际沟通和释放压力,获得不小的收入。 他的故事让陈安之心动,让其慢慢沉迷在戴尔卡耐所创造出的成功学作品上,想象着自己有一天也会像戴尔卡耐一般,成为人人敬仰的对象,想到这里,他浑身热血沸腾。

陈安之清楚自己对成功的渴望有多强烈,这世上那么多人,肯定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要是能把一些心灵鸡汤和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总结起来,那是不是也能自己开个课程,收些徒弟? 他的脑瓜子滴溜溜转着,越想越觉得可行,只要练好演讲和口才,他一定可以通过这条路赚大钱。 就这样,25岁的陈安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东西方文化发展并不对称,戴尔卡耐的作品在东方并不流行,这也给陈安之钻空子的机会,他将美国戴尔卡耐先进的自我管理科学包装成毫无用处的心灵鸡汤引进中国大陆。 不得不说,一个好的口才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现状,陈安之就是一个例子。他出书、演讲,利用一切成功人士的经验以及高额的薪资举例,成功地勾起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听过西方的自我管理学,起初难免会产生质疑的声音。如今看着演讲台上那个说着振奋目标的人,人们的眼神逐渐从试探和质疑转为狂热的追捧以及无条件的信服。 陈安之说的究竟是什么呢?无非就是教人们如何在短期快速地管理自我,如何采取有效行动,事半功倍地走向成功罢了。这种套路,对于对金钱渴望低的人自然影响不大,但台下的人,既然能坐下听他演讲,肯定不会是对金钱欲望低的人。 金钱和名利这两样东西,正是他们想要的,如今看着有那么多人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成功,再加上高薪待遇和名人成功的典型案例以及一大堆理论的证实,就算台上的陈安之说得再夸张一些,台下的人们也会将他的话给听进去,并将之奉为真理。

这些话自然是没毛病的,虽无误但无用,都是些废话。就算细细研究,也不会察觉不对劲,更何况当时场面如此热烈,谁还会思考他每一句话的真伪呢?对于陈安之的演讲,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提出疑问,他甚至被当时的人们一度热捧为“当代成功学之父”。 只是,听一场高昂的培训课,每天灌输一点心灵鸡汤,举起手臂高呼“我要成功”,你真的就能成功吗?自然不可能,但那些甘愿被煽动的人们还会想这些问题吗,自然不会,他们此时只会想下一次课我会收获怎样的经验,以及怎样能参加更好的课,而悲剧也由此产生。 高额拜师费使人倾家荡产“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和对自我的怀疑,面对困难你就会迎刃而解。”不知那些信奉者们曾听过多少这样的话,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在听到陈安之讲这句话的时候一定会频繁点头,甚至疯狂鼓掌来证实这句话是对的,眼中夹杂着火热。

这种俗称“兴奋激素”的话语若是细想,你会发现有很多地方都与陈安之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挑个简单地说,高三考试冲刺的时候,学校请来的专家,听着他慷慨激昂的话,你们是不是会特别振奋,一说到父母多么不容易,是不是会哭得稀里哗啦。 事后呢,短暂的兴奋过去,学生的成绩水平依旧没有什么变化,而这一大笔钱早已进入了人家的口袋,变成他继续过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资金。

陈安之挣钱的手段不止是演讲,私下里还会收徒,通过高额的收徒费获利。被人们称为“终极弟子”的牛芳芳就深受其害。她本是贵州的一户普通人家,因为在家中与自己的丈夫干着农场养殖工作,所以他们的经济来源相对稳定,家庭生活也过得平淡幸福。 可牛芳芳并不满足与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她认为自己应该获得更大的成功。 一次机会,她看到了“成功学”大师的陈安之的演讲视频,这将她体内苦求成功无门的热血彻底激发出来,对陈安之的话感到深信不疑,毫不犹豫地花一千六百八十元购买他的培训课,并跋山涉水奔赴至其培训大会,听陈安之继续演讲。

此时的牛芳芳已经深受蛊惑,听不进他人劝告,陈安之就像是她心中的“神”一般,让她高呼着,对他的言论不停地鼓掌,当看到陈安之的“终极弟子”的成功时,牛芳芳终于按捺不住心动,将自己家的所有猪、牛都卖掉,缴纳了108万的“终极弟子”报名费。 可是这条看似要成功的道路,却并未像牛芳芳所想象的那样,让她成为“福布斯排行榜”的首富。她面临的是家底掏空,一屁股外债以及还不上的贷款,而那个所谓的师傅,早已不知道拿着她的报名费去到哪里。 牛芳芳终于明白,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可惜的是,她醒悟得太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不仅如此还有外债和贷款的双重重担。 与牛芳芳一样,陈安之的另一位“终极弟子”秦雪也是同样的心态,她从网络上接触到陈安之的成功学理论后,家庭经济本就不理想的她以为自己找到了成功的方向。

进入火爆的现场培训课堂,秦雪逐渐被眼前火热的气氛带领着迷失了心智,迷迷糊糊的她不知道是何原因就被选中,获得唯一一个成为陈安之“终极弟子”的机会。 可拜师费实在是一个天价数字,这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秦雪来说,实在是一个难题,几度想要放弃的她在最后说服了自己,她认为,这是老天爷给她的一次机会,几十个人中脱颖而出的她无疑不是幸运的,她决定赌一把。

她不顾丈夫的阻拦,将房子抵押借天价利息的贷款,将自己身上的所有资产尽数拿出,全部给了陈安之。 有了之前牛芳芳的例子,我们自然也能想象到秦雪的结局。她醒悟得太晚,到最后一无所有,负债累累,就连丈夫也早已弃她而去。 她想去找陈安之要个说法,自然不可能成功。

当时的满怀壮志似乎被人狠狠泼了一桶冰水,让人从身体寒到心底,秦雪对未来的生活充满迷茫,人生走向黑暗。罪魁祸首在哪儿?自然是在台上口若悬河的“大师”。 他丝毫不理会前弟子的纠缠,继续等待下一位无知的、对金钱、权力充满渴望的“傻子”上钩。他会心疼?他会良心不安?怎么可能。 马云:不放弃就是成功陈安之的“成功”骗过很多人,也恰恰向人们敲响警钟,活生生以他自己的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警惕煽动,坚守理智,如此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因为这件事,人们看待现实时更加迷茫,所谓的成功,究竟是什么?这个话题令人深思,仿佛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大房子,有豪车,有好多存款这就是成功。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看看马云是如何理解的。

一次节目中,陈安之与马云共同出现在我们观众面前,被观众认可的陈安之在讲到成功时看向马云,劝诫他要在成功后保持谦虚,但马云却笑着摇摇头,说他并没有承认自己成功,他说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定义成功,他只知道如何定义失败,因为失败就是放弃。 一句简单的话,已经能够体现出马云对于成功的定义了,并且,以马云的话来看,他与陈安之定义的成功并不同。 陈安之所理解的成功是趋于大部分人所认为的向外成功,就比如:事业有成,财源滚滚,扬名在外等这种对外寻求成功;而马云则注重于向内寻求成功,失败就是放弃,那不放弃就是成功,只要不放弃,你一直都是走在成功的路上,这是一个心理路程,不管向外你有多么不容易。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放弃太难了,身边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她们放弃,陈安之就是一个例子。 那张光鲜亮丽的表皮下,透露的是他胆小自卑的内心,他想要去尝试,却又不想等待,不想坚持,他想要活得比别人更好、更舒服,却想一蹴而就,在这样的心理情绪指引下,他最终选择采取诈骗的手段,选择放弃自己。由此可见,在后面等待他的,自然不是什么好的结果。 他是成功者吗?不,他在放弃的那一刻就已经失败了。 这个事件轰动一时,牛芳芳和秦雪被记者找到。两人坦言,自己看着高如楼层的债台,不是没有想过一死了之,但她们没有勇气。她们只想维护自己的权益,尽管她们知道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可能都没有尽头,那也只能硬着头皮走。

前几年,随着陈安之“成功学”的奠基,国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跟随他的脚步,走上这种行骗道路,赚得盆满钵满,受骗者数不胜数。那些大师根本不会在乎有多少家庭因为他们的作为而支离破碎,也不会摸着自己的良心觉得自己做得过分。 可怜的只能是那些被他们的行骗作为而变成一贫如洗的家庭,或者说,那已经不能称之为家了。 “成功学大师”成功了吗?从某个角度来看,确实成功了,只是只有宣扬的人成功了而已,获益者永远只是他们自身。 此时,风靡一时的“成功”视频已经被大家贴上骗子的标签,听那些“大师”讲课的观众变得越来越少,国人的防诈骗意识变得越来越强。

大家逐渐明白,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成功,只能踏实打好基础,用理智判断每一件事情,否则地基不实,根基不稳,就算楼以建成,也只能大厦将倾,悔之晚矣! 有了陈安之的案例,往后再听到那些毒鸡汤,我们便可冷静思考,慢慢明白其中缘由,在紧要关头做出最理智的判断……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陈安之的成功学骗局揭露!》 新闻晨报《判决书中的神秘“大师”陈安之:被多名学员起诉,“首席弟子”被控传销》 消费日报网《陈安之118万的成功学培训,几乎令我家破人亡》 反传销咨询救助网《拜师费要收100万?陈安之成功敛财的背后,是太多家庭的支离破碎》 腾讯网《倾家荡产交100万拜师费,陈安之成功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