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特点显著的地质景观,丹霞地貌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不断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2010年8月,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联合申遗的“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时间,这些景区备受游客热捧,丹霞地貌也成为摄影人炙手可热的行摄题材。
得益于我国地域辽阔、山岭众多,在千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天地造化中,具有丹霞地貌的景区远不止上述申遗的那几处。这些丹霞景点分布范围广、各具特点、各有精彩,值得摄影人拍摄、发掘。无论是无人机的“上帝”视角,还是超广角镜头带来的视觉震撼,抑或近景画面展现出的丰富细节,都是摄影人用光影与大地对话,在展现地质美景的同时,也让“丹霞红”为观者留下深深的视觉印象。——编者
张掖七彩丹霞:自然挥洒,浑然天成

壮美的七彩丹霞 孔令晟 摄
甘肃省张掖市的七彩丹霞旅游景区位于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市区约4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约20公里,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以丹霞地貌色彩艳丽、层理交错、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著称于世,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在阳光的照射下,这里的丹霞地貌呈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等,犹如大地彩布,熠熠生辉,让人惊叹不已。
想要在这里拍出不错的丹霞风景,摄影人除了要有扎实的摄影技术,有时也要有一些运气,若是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一般拍不出好片来,因为光线过于强烈,丹霞的颜色要平淡很多,阴影也过于生硬。而傍晚太阳落山之前的光线,会让画面色温偏高,整体色调偏红,也不是很理想。唯有阳光不那么强烈的时间段才能让丹霞风景更出色。
一天上午9点多,作为七彩丹霞景区的签约摄影师,我坐车来到景区的敖河景点,这里只有深度游的游客才可以参观。由于前天晚上刚下了一场雨,天上有一层薄薄的云,光线不亮不暗恰到好处,天空像一个巨大的柔光箱笼罩着整个景区,七彩丹霞美如出浴的仙女,我连忙让无人机升空到80多米的高度,拍摄了4张接片,比较理想地定格下“色若渥丹,灿如明霞”的七彩丹霞显著特征。
丹霞,是天地间最灿烂的一抹色彩。从红褐到灰白,由紫蓝及黄碧,大自然将各种色彩看似随意却又默契有序地泼洒在高低起伏的大地上。每一处景致都好似精雕细琢,每一个线条都展示绝无仅有,一切都不多不少、不浓不淡,浑然天成,这也是七彩丹霞吸引众多摄影人和游客的魅力所在。● 孔令晟
新龙红山丹霞:高原神山,极乐世界

高原丹霞 邓晓智 摄

丹霞红砂岩 邓晓智 摄
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银多乡境内,乡村公路与317国道相连,距格萨尔机场仅32公里。红山丹霞地貌核心区域长约18公里,平均宽度约2公里,目前正处于壮年期,海拔大多在4200-5000米之间,属于典型的高寒型丹霞。
据资料显示,这处丹霞地貌发源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在崩塌过程中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
远远望去,红山丹霞雄伟壮观,绵延30多公里的红山基本裸露,几乎寸草不生,山体在烈日照耀下闪耀着刺目的光,与周围墨绿色的山体形成鲜明的对比。
丹霞地貌形态万千,有的像观音像,有的像佛塔,有的像海螺……在这里,你既可以用无人机拍大场景,也可以用普通变焦或者长焦镜头拍局部特写和中近景。如果拍累了,你可以稍作休息,闭上眼睛,用手触摸这神奇的丹霞岩壁,仿佛能听到远古的声音。
蓝天白云下的红山更显静谧。当地老百姓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恩惠,庇佑身体健康、风调雨顺、水草丰茂、牛羊肥壮,因此将此山奉为神山,取名为“绒多巴日”,意为净土、坛城,同时也是极乐世界的意思。每当年节时候,当地人必去转山供奉,以表虔诚。● 邓晓智
泰宁丹霞:古夷风韵,山环水绕

丹霞赤壁 刘贤健 摄
泰宁丹霞地貌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与武夷山毗邻,核心区总面积达234.88平方千米,由金湖和上清溪南北两大片区组成,以完好的古夷平面、宏大的水上丹霞、发育的崖壁洞穴、密集的网状谷地这4个丹霞地貌特征著称,是中国丹霞从“青年期”发展到“壮期”,再到“老年期”的地貌演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被国内外地学界称为“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泰宁记录、展现了中生代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形成、发展演化的进程,保留了完整而显著的古夷平面,为地学界专家研究丹霞地貌形成和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泰宁丹霞地貌的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丹霞地貌与湖溪潭瀑完美结合,它以山环水绕、绿水丹崖著称,形成国内外罕见的“水上丹霞”奇观。泰宁丹霞洞穴十分发育,大型单体洞穴60多处,壁龛状洞穴群100多处,无数千姿百态的大小洞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丹霞微地貌景观,堪称“丹霞洞穴博物馆”。泰宁丹霞地貌区域现有70多条线谷、130余条巷谷、220多条峡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丹霞峡谷大观园”。
作为一名本地摄影师,多年来,我一直在拍摄泰宁的自然风光,根据自身的拍摄经验可以给摄影人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喜欢航拍丹霞云海的摄影人,建议日出前去八仙崖、金湖和上清溪,那里云海千变万化,让人叹为观止;如果偏爱拍水上丹霞风光和丹霞洞穴地质地貌,建议雨季结束后乘船游金湖,那里有鸳鸯湖、大赤壁、三剑峰、猫儿山、十里平湖、甘露寺、陆地斜线天等景观,素材丰富;如果对峡谷感兴趣,可以乘排漂流,领略泰宁丹霞地貌原始峡谷;如果喜欢登山,建议去状元岩拍日出和晨雾,以及保存完好的丹霞古夷平面景观等。
作为福建省摄影家协会首批“摄影目的地”,福建省旅游摄影协会“摄影基地”,泰宁有拍不完的丹霞美景、讲不完的丹霞故事,等待着摄影人探访揭秘。● 刘贤健
靖边龙洲丹霞:红岩波浪,陕北风情

龙州波浪谷 王安芹 摄

丹霞红岩 王安芹 摄
龙洲丹霞地貌景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的龙洲镇,因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奇特的外观又被称为“波浪谷”“红沙峁”。
龙洲丹霞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地貌博物馆,也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丹霞地貌之一。它处龙舟盆地,周边现存山、水、林、田、路、水蚀和风蚀地形地貌,以及村落、人文遗迹等,构成了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自然环境生态体系。
龙洲丹霞地貌的红岩石经过千年的风雨侵蚀,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观,有的像兽首,有的像流水,有的像云朵,有的像陀螺,有的像土楼,有的像千层饼……胜景天成,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独特的地质构造,加之季节、气候的变化,成就了镜头里的美景。尤其是在雨过天晴、朝阳升起、夕阳西落时,红砂岩色泽更加鲜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段向人们展现出风采神韵、自然画卷,令众多摄影人、游览者向往。
根据个人拍摄经历,受景区的地理环境限制,摄影人去拍照时,带上广角镜头和中焦镜头即可。最好在龙洲丹霞景区附近的酒店住宿一晚,早上在龙洲可以拍日出云海,晚上拍落日晚霞,各有特色。其他时间,摄影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拍大场景、特写、人文等,都会收获满满。● 王安芹
乌恰丹霞:色彩斑斓,千姿百态

远眺红山谷 金沙江 摄

千姿百态丹霞美 金沙江 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恰县,可以说是我国大地上最晚迎来日出、最晚送走日落的地方之一。乌恰地处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在此交汇。连绵的山峰因在地质造山运动中被剧烈地隆起、断裂、扭转而诞生,又被雨水、狂风冲刷剥离切割而养育。大自然在漫长时光中,通过粗犷又不失细致的雕琢,使其形成雄奇特异的地貌,山体中富含各种矿物质又使大山具有了丰富的色彩,形成了独特的丹霞风景。裸露的山体展现出大山原本的雄伟,陡坡上错落有序地排列着水流剥蚀出的深沟,一块块巨石形状奇特地凸立在山坡之上,土层尽显色彩斑斓的岩土本色,红、黄、赭、黑、白……
乌恰县托云乡的红山谷同样是在多彩地貌中集聚红色基调的丹霞地貌。长达几千米、宽达千米的山谷中,千奇百怪的红岩耸立在山谷中,形如猴头、鳄鱼、大象、狮子等,还有自然形成的堡垒状岩石,复杂叠落排列在山坡上,构成一片宏大的红色丹霞宫殿城堡,很有古罗马殿堂的风格,壮观且极具神秘感。
摄影人最好等待夜雨之后的晴日进入托云红山谷,天更蓝,大块云朵浮现在空中,红山谷中光流影动,雨水湿润后的红岩更为鲜艳。红色山谷彰显出西部特有的辽阔和大气,令人心胸开阔。高山、草场和丹霞岩体构成一幅粗犷的油画,而细部又是那么细腻。
虽然红山谷现在已经辟为景区,但是由于没有在主要旅游线路上,来访的游客和摄影人并不多。其实这里交通非常方便,距离喀什只有150公里左右。远行千里到喀什旅游的摄影人,不妨再挤出一点时间驱车西行,领略一下祖国西端壮美丹霞风景,绝对不虚此行。● 金沙江
甘泉雨岔丹霞:时间雕琢,生命活力

雨岔一线天 滕洪亮 摄

雨岔峡谷丹霞岩壁 滕洪亮 摄
位于陕西省甘泉县雨岔村的雨岔大峡谷系自然形成。大约在亿万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黄土地上的大山分开一条条裂缝,有宽有窄,后经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地表被切割和冲刷后渐渐形成这样独特的峡谷地形和峡谷丹霞地貌。
雨岔大峡谷一共有7个峡谷,分别是桦树沟、牡丹沟、一线天、蛇河沟、凤凰沟、花豹沟和龙巴沟。因其与美国的羚羊大峡谷地形极其相似,雨岔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摄影人向往的胜地。
雨岔大峡谷的红砂岩在不同季节含水量不同,对光的吸收和折射率也不一样,因此一年四季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动态的色彩和细腻的微景观赋予峡谷满满的活力和生命气息,这片峡谷因此被誉为“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谷中曲线绮丽曼妙,可谓一步一景。峡壁凹凸有致、线条流畅,青苔与光影结合,形成细腻的肌理。此外,这里宽的地方可几人并排行,窄的地方只容一人通过,因此又被称为“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属于陕北独一无二的地质美景。
雨岔大峡谷展示的是经过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而成的奇妙世界。由于此处的地理环境,拍摄峡谷最理想的天气是万里无云的晴天,最佳拍摄时间是上午11点至下午3点,阳光可直射入峡谷,保证照片有足够的曝光,并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丁达尔效应。峡谷线条优美、纹理清晰、色彩饱满,拍摄最好使用超广角镜头,如16mm-35mm或11mm-24mm等,可获得较为震撼的视角。由于中午光比较大,摄影人可使用HDR模式配合三脚架或独脚架拍摄,既能控制光比,增加图像细节,又能保证图像更高的画质。峡谷宽窄不一,多数拍摄视角不能依靠三脚架,需要手持相机完成拍摄。
2017年雨岔被发现之初,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峡谷崖壁多处被刻画破坏,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失,我希望摄影在传播美景的同时,也能警醒更多人爱护家园、爱护环境。所以我在此呼吁广大游客和摄影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滕洪亮
阳城横河丹霞:深藏山中,四季丰美

山中藏丹霞 元苗庆 摄

丹霞雪韵 元苗庆 摄
山西省晋城市的丹霞地貌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界处的王屋山腹地,主要集中于阳城县横河镇境内。
横河镇的地形以高山为主,群峰林立。这里有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地、大禹治水、商汤祷雨、愚公移山的传说和遗迹,有古朴的民居和淳朴的民风,更具特色的是这里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面积有28平方公里,由于森林覆盖率高,大部分丹霞地貌都被森林覆盖着,有部分可能是受风沙侵蚀,丹霞岩石裸露在外。从地质学的角度说,横河镇的丹霞叫紫红泥岩。紫红泥岩中夹杂有白、红、紫、青、蓝、黄等不同颜色的岩石,风化后表面疏松,形成漂亮的丹霞地貌。
每到春天,山花烂漫,植被返青,以紫红色为主的丹霞地貌和绿色的植被形成反差对比,非常漂亮;到了夏天,雷雨过后,山洪暴发,满山的“红”水倾泻而下,涌向河谷,形成数条“红河谷”,甚是壮观;秋天,树叶黄了,落在红色的土地上,那和谐的美景让人陶醉;到了冬天,银装素裹,由于受到的光照不同,丹霞地貌上有些地方被白雪覆盖,有些地方露出红色的线条,形成了红白相间的美妙图案。
对于这样壮美的丹霞风景,当地村民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作为摄影人的我却如痴如醉,并通过多年摄影不断向世人宣传、展示这里的丹霞之美。如今,当地政府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新建了6处摄影写生基地和180多家农家乐,同时可接纳800多人的吃住行游,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摄影人前来度假采风,领略藏在深山中的丹霞风景。● 元苗庆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