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社区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职业陪诊,能否缓解就医难题?
2022-7-29 13:13| 发布者: cmad| 查看: 4535| 评论: 12
微富网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摘要 :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居青年数量的不断上升,以“跑腿”为主要业务的职业陪诊服务悄然兴起——职业陪诊,能否缓解就医难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居青年数量的不断上升,职业陪诊行业正悄然兴起。职业陪诊行业在患者 ...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居青年数量的不断上升,以“跑腿”为主要业务的职业陪诊服务悄然兴起——

职业陪诊,能否缓解就医难题?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居青年数量的不断上升,职业陪诊行业正悄然兴起。职业陪诊行业在患者、家庭、医院、社会层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依旧存在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主体权责边界不明、市场不规范和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对此,应当加强职业陪诊行业规范,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推动形成行业自治,多举措缓解就医难问题,实现职业陪诊行业的综合治理。

未来,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智慧医疗、网络就诊、居家就诊等形式的成熟将大大减轻公民就诊的难度,以简单“跑腿”作为主要业务的职业陪诊服务也将顺应时代面临转型。

职业陪诊解决就医需求

职业陪诊就是陪同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提供诊疗向导、代替排队、领取药品、陪伴交流以及交通就餐等相关服务的职业。主要客户是独立就医困难的患者,包括老年人、孕妇、残障人士以及独居人士等,其中老年人占六成以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2.6万人在淘宝搜索“陪诊”相关关键词,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部分店铺月销量多达上千单,市场上还出现了专门提供陪诊服务的网络平台。

悄然兴起的职业陪诊行业在患者、家庭、医院、社会各个层面发挥作用。

在患者方面,职业陪诊能满足其提高问诊效率、简化手续、缓解孤独等需求。目前我国有大量的独居人士,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预计该数据仍会持续上升。独居人士在生病就医时因缺乏陪护而面临各种难题,此时职业陪诊为其提供了极大便利。一名陪诊人员表示,在其经手的针对年轻人的陪诊业务中,最多的是做胃镜和人工流产。这些年轻人只身在外,一方面不愿意麻烦朋友陪护,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家人知晓担心,因此在需要打麻醉或者必须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花钱请陪诊是最佳选择。此外,人们在患病时最容易产生孤独感,而职业陪诊可以通过陪护和交流填补这种孤独。在异地就诊的情况中,职业陪诊的优势更为突出。患者为追求更佳的治疗手段涌向一线城市的大医院,对于新的就诊环境完全陌生,而异地陪诊服务可以帮助患者高效完成挂号、缴费、取药、手术等流程,避免耽误最佳诊疗时机,减少治疗费用、住宿成本等各方面的经济负担。

在家庭方面,职业陪诊可以充分协调家庭成员的时间。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多和医疗系统智能化技术的广泛使用,老年人就诊困难逐渐加剧。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18.70%,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上升5.44%。同时,医院科室分类不断细致化,挂号缴费等程序逐步网络化,老年人在就医时通常需要他人全程解释和协助。在老人的子女或其他家人工作繁忙或难以脱身时,职业陪诊可解燃眉之急。此外,如果家庭中有孕妇等行动不便又时常赴医的成员,对于职业陪诊服务也有较大需求。

在医院方面,职业陪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治效率和服务质量。部分陪诊人员曾任医院护士、保险公司理赔员等,对于医疗领域比较熟悉,因此他们可以成为医院和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比如,他们在排队等待时可详细询问患者的情况,在问诊时帮助其准确描述,同时还能帮助医生提醒患者用药时间和注意事项,及时提醒患者复诊,让患者省力省心,也让医生高效问诊。职业陪诊还可以引导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降低患者被欺骗的风险,并能识别不当医疗,通过举报监督等方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疗行业发展。

在社会方面,职业陪诊有利于缓和医患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等待时间长、与医生交流障碍、误解医生态度等是产生医患矛盾最常见的原因,而职业就诊可以替代患者排队,处理费时费力的烦琐之事,同时帮助患者理解医生,调解医患冲突,客观上起到了降低医患矛盾发生率、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职业陪诊存在隐患

但我国职业陪诊行业正处于萌芽状态,依旧存在诸多隐患。

职业陪诊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当前陪诊机构平台大概可以分为两种运营模式。第一种是公司招聘陪诊人员,统一培训、分配工作、发放酬劳,规范的内部规章和人员招聘流程为服务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第二种是类似“饿了么”等外卖软件的经营模式,即开放平台供陪诊人员注册,在该平台上自主接单。在第二种模式中,职业陪诊人无论是否具备相关职业技能,只需在平台注册就能够从事职业陪诊,而且大部分是兼职陪诊,不能真正提供就医便利,反而可能加重患者负担。

职业陪诊主体权责边界不明。我国法律中尚无针对职业陪诊的专门规定,实践中亦未形成成熟的行业惯例,在患者和职业陪诊人不签订书面合同或仅成立格式合同的情况下,患者、职业陪诊员和医院之间权利义务划分并不明确。比如,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受到损害,可能因为难以分辨是医院诊疗失误和职业陪诊员传达失误,导致维权难度加大。再如,患者面临信息泄漏风险。在接受陪诊服务时,患者需将身份证件、就诊信息、联系方式、住址等个人信息告知服务提供者,职业陪诊员若不受保密措施的约束,极有可能泄漏患者信息,甚至通过售卖谋取非法利益,从而对患者私人生活造成侵扰。

职业陪诊市场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等。当前,家政服务公司、陪诊App、二手平台、社交App、网购平台等多渠道皆可订购陪诊服务,但内容相似服务的价格却相差巨大,有的低至50元,有的却高达600元。服务价格一般根据诊疗的难易程度和时间长短进行调整,时间可以通过计算清楚界定,但是所谓的“难易程度”却难以量化,全由服务提供方开价,消费者再与其协商。可见,定价权完全掌握在运营者手中,大平台可以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进行恶性竞争,控制服务价格,消费者处于劣势地位。此外,各平台无须相关资格证书即可经营,管理标准不一,行业规范阙如。

职业陪诊乱象的治理对策

职业陪诊行业关系到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等关键权益,亟须规范治理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职业陪诊行业规范。构建职业陪诊企业认证与资质管理机制,明确行政监管主体,着重从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收费标准、服务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比如设立专业培训机构,规定相关职业考试,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医药、急救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强化从业人员的道德观念。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对从业者的教育水平、职业经历做出规定。对此可以借鉴韩国经验,其首都首尔“一人户”的比例高达34.9%,首尔便推出“安心就医”服务,市民就医前可以通过电话申请,在办理挂号、缴费、住院和出院等手续时享受专业陪同服务。提供服务的人员需要经过专门机构的筛选和审核,较高的人员专业性保障了陪诊行业的有序发展。

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2019年8月31日,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将原来各领域的消费者维权平台整合为全国12315平台,通过PC端、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等入口提供7×24小时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该平台随时随地提出投诉举报。提供职业陪诊服务属于经营行为,应当完善陪诊行业的投诉流程,引导和鼓励患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通过消费者维权平台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净化行业生态环境,倒逼职业陪诊平台狠抓服务质量。

推动形成行业自治。加强行业自治不仅能减少政府行政监管的压力,也能减少职业陪诊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摩擦,通过市场发展、政策引导“两只手”推动职业陪诊行业良性发展。应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通过出台人员任职标准、陪诊标准等相关规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鼓励职业陪诊平台加强规范、不断创新,对此可以借鉴日本养老介护服务的经验,目前日本三大养老公司贝内斯控股、日医学馆、损保控股争相在服务标准、员工水平以及硬件设备上不断升级,同时通过合理的价格吸引顾客,三家公司的良性竞争逐渐形成了日本高水准的介护行业,提供优质的陪诊服务以及其他周到的养护服务。同时,鼓励职业陪诊员主动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于患者隐私的保密意识,积极学习相关的医疗知识,深入了解医院的科室结构和就诊流程,真正成为患者和医生之前的沟通桥梁。

多举措缓解就医难问题。职业陪诊乱象高发于医疗资源紧张的地区,患者在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医疗救助时病急乱投医,让缺乏专业能力甚至意图非法牟利的职业陪诊人有空可钻。因此,如果能进一步改善就医难现状,职业陪诊乱象即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十四五”规划提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不均、异地就医难题,同时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在地方的“十四五”规划中,北京、福建、贵州等地提出了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措施,以解决就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政府应当加快构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完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加强对不法诊疗行为和不规范医疗平台的监管和整治。同时,鼓励医院通过提供上门就诊、实现患者分流、增加职业人员数量、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提供网络就诊等新型诊疗方式等,主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作者:邓勇,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azyace1 2022-7-29 13:19
应该大力推行辅助检查科室的互认制度,推行辅助检查向下级医院分流程序,去看病往往是辅助检查最费时间,举例子,三甲医院拍彩超出结果可能要排一天,隔壁二甲医院一样的设备也就一个小时。只要有方法保证检查质量,完全可以大幅度缩短看病流程,甚至远程问诊看病
引用 zhme24 2022-7-29 13:19
刚出来个“护工”强制你要,按照他们的标准,住院一个月需要一万两千多元,全部自费。不找就不让你住院;现在又来个“职业陪珍”。全是自己花钱医保不管的。我们这些企退的一个月就这么一点钱,真的病不起了!我们不是唐僧肉,谁都想着咬一口。敬请国家有关部门管管这些强加给我们的负担吧!再这样下去,还不知道又要给我们加上什么呢!
引用 平面设计图麓 2022-7-29 13:18
真正该解决的是医院医生不够用的问题,医院翻个三四倍还能这么难吗?
引用 凡事都抢先陕 2022-7-29 13:18
好,但是增加了患者负担,本来很多家庭已经因病返贫。再加陪护费和陪诊费就是雪上加霜
引用 巨灰颇 2022-7-29 13:17
个人觉得还是可行的,目前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看病流程,有些甚至不识字,如果有向导的话病人也方便,医生也方便,少了很多麻烦,甚至还能缓和医患关系
引用 我好中意你交 2022-7-29 13:16
护工、陪诊…本应医院的事全推患者身上了。
引用 寒飞空 2022-7-29 13:16
这东西就是为掏老人的养老钱滋润自个的营生。不过,我相信绝大绝大多数老年人享不起这福。只有编内高薪离退儿女出外的老人有能耐享受。
引用 故垒西边1 2022-7-29 13:15
我个人建议,那些医学系的学生。实习的几时候就可以去医院当志愿者。最起码可以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
引用 脱便空 2022-7-29 13:15
原来一天能看完个病,在小地方半天都可以看完。现在一线城市,不拍个图片,都不会看病。然后拍个片子最快的俩个多小时才出来,在去找医生,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一点半到五点半没整个明白医生下班了,找不到人了,这还是快的,有各几天才能拍片子的,一个礼拜才能看好病。所以同胞们千千万万不能生病,生了病去医院,必须要有耐心,不能急,也不能得罪医生否则多给你开点花钱的药你都不能说话,没点去投诉[祈祷][祈祷][祈祷]这是我的经验
引用 的遭遇吧刎 2022-7-29 13:15
真正的陪诊员不是陪着病人排队拿药等候那么简单。而是各个科室都有熟人有关系。陪诊到哪都不用排队。我家那边哈医大就有。
引用 家有臭猴的虎妞 2022-7-29 13:14
真的专业就好。妈妈结肠癌,化疗后血小板垮了入院输血小板。请的护工。不便宜,反正比我收入高。后来我妈说,护工话挺多的,就去问人家治病花了多少钱?人家小孩子脑瘤,她要去问人家为什不手术?我不是说要有多好的素质和多高的文化水平,肿瘤科这种特殊的地方还是少打听的好,聊聊家常,摆摆笑话。
引用 和非纤 2022-7-29 13:14
看病都已经很贵了,哪有钱请陪护,这种陪护一天要好多钱的,我上次去看病问了一个陪护一天得差不多600,最后在家政公司找了个人300元陪我了一天

查看全部评论(12)

联系我们 搜索

联系我们

对话产生契机,讨论收获惊喜, 只为成就无限创举

湖北省 武汉市
汉阳区龙阳大道龙阳大厦A座1419

欢迎来这里一起喝喝茶,
聊聊你的产品。

+86 139 9777 1122
(9:00AM-6:00PM)

代理合作请联系本号码
业务合作请点此处

洽谈合作
admin@vfuw.cn

共享万亿级市场
工作日24小时内回复

加入我们
jiangheng@vfuw.cn

我们欢迎每一个对设计怀
有疯狂激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