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骆驼是西北丝路之舟,那么马帮就是西南古道之车。”

提及古道,人们自然而然便会联想到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西北丝绸之路”。可又有多少人探知,在中国大西南横断山区崇山峻岭的峡谷之中,同样也有可与“西北丝绸之路”相媲美,连接四川、云南、西藏、印度的“茶马古道”以及东南亚、南亚、中亚大陆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丝绸之路”。

当历史篇章翻到曾经刻迹的那页,两条推动世界进程的“天带”冥冥之中在大理相交,由此带来的历史文化浪潮,使这一地区形成了宗教、文化、艺术多元开放的社会形态,直到如今,依然光彩夺目。

或许你还不曾知道,我们随口而出的“茶马古道”仅仅只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历史上并没有“茶马古道”这个名词,只有 “茶马互市”、“吐蕃道”、“滇藏古道”、“川藏古道”等名词。而“茶马古道”一词是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人们提出来的一个新文化概念。

如今的“茶马古道”涵盖了史书中所提及的“吐蕃道”、“川藏古道”和“滇藏古道”。而我们今天要重点介绍的便是 “滇藏茶马古道”。

据了解,剑川早在唐代以前就开通了“滇藏茶马古道”(吐蕃道) 。 而这条历经岁月打磨的国际走廊也是沟通我国西南部滇藏地区汉、藏、白、彝、傣、纳西等20多个民族经济与文化的民间商贸通道,并向外延伸到印度、尼泊尔等地区。

至今滇藏茶马古道沿线还居住着20多个民族,其语言、文化非常独特,沿着古道可以领略到西双版纳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火文化、白族的本主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以及藏族的雪域文化等。

“滇藏茶马古道”有很多分支路线,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一定改变。但其基本路线依然以产茶的西双版纳、思茅、普洱等地出发,经临沧地区一楚雄地区一祥云一南涧一巍山一大理一漾濞一洱源一剑川一鹤庆一丽江一中甸一维西一德钦一察隅一波密—西藏拉萨,进而从西藏拉萨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地。考察显示,从普洱至西藏全程约4000多公里,马帮连走带休大概需耗时110天,而南诏时期的佛教密宗与观音也正是从这条道上传入中原。

众所周知,云南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饮茶并培植茶树的地区之一。唐代诗人陆羽曾在《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及至数十尺 其树如瓜芦, 叶如栀予,花如白蒿巖……”《滴露漫录》也曾谈到:“茶之为物,西域、吐蕾古皆仰食之,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是山林草木之叶,而关国家大经。”翻阅汉文史料,也有许多记载藏人“嗜茶如命”、“如不得茶,则病且死”。而藏族地区的民谚则有“汉家饭饱腹,藏家茶饱肚”、“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足可见当时滇茶名重于天下!而“滇藏茶马古道”所衍生出的社会经济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