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打开短视频,都被一个博学的流浪汉刷屏了! 
这个流浪汉手里身边始终有几本书,不是《左传》《道德经》,就是《战国策》《论语》等等,而且流浪汉博学多才,谈古论今,时事新闻古今中外张口就来,侃侃而谈,都能讲出一番道理来。网友惊呼:大师在流浪,小丑在天堂! 流浪汉姓沈,名牌大学毕业,在上海市某区审计局工作,其家庭曾遭遇不幸,因经常捡拾垃圾被单位认为是精神有疾而婉言辞退,但保留工资。所以沈大师其实是有房有存款,自己也说自己不是乞丐,只是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从发布短视频的作者来看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有很多人。现在。沈大师也知道自己爆红霸屏,每天有很多人来和他聊天。这些人群不外乎有这样几种人: 1.好奇。一些人从短视频中看到大师的生存状况,对这种人很是好奇,有的甚至不远千里前去一探,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猎奇心,毕竟这样的人在身边很难遇到。 2.蹭热度。一些短视频如快手, 抖音等作者,为了增加流量吸粉,蹭热度,专门拍摄这种视频以博眼球,目的是爆红背后的经济利益。 3.背后的推手。有些人在短视频中表态,愿意为大师提供场所供大师和网友交流,甚至有愿意开个书店什么的,目的无非是利用大师的身份热度推出自己的创意。 目前网络上对沈大师的行为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认为大师虽在闹市颠沛,但仍不忘读书,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尊重学习的榜样。这部分人大部分是普通大众。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师虽有一身才华,文不能安邦治国,武不能保家卫国,甚至连自己的生存都不能保障,这类人的存在就是一个负能量。持这种观点的多是一些公知大V。 总之,沈大师一不小心是火了。在当前,今天火了,明天就哑了,所谓的网红能吸引大众眼球到几日?真不好说,但肯定不长久!每一个网红背后都有其爆红原因,但沈大师的爆红,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 我们是不是欠文化一个尊重! 
沈大师之所以备受追捧原因在于他虽人是颠沛流离之身,仍不忘读书渡己。 有句话说的好: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但在当下,大家都推崇这句话,但真正静下心来去读书的人却很少。在一份最新的各国人均读书调查统计报告中,中国每年人均读书4.35本,位列每年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以色列每年人均读书60本,位列世界第一,以色列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国家。我们的邻居日本人均每年读书40本,位列世界第二,在日本,无论是公交车地铁还是餐馆咖啡馆,大部分人手捧一本书,在津津有味地阅读,而看咱们,人手一部是手机!韩国人均每年读书是11本,位列世界第四。 中国有句话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为是指修为的为,一个人要不修为自己,迟早要被社会淘汰,而读书是最好的修为!但在目前,大部分人都忙着沽名逐利,很少有能沉下心来接近文化,读书修己,反倒是不用思考的快餐文化盛行,比如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微信群里流行的都是所谓的励志鸡汤,养生保健的快餐文章,能让人深度思考而且需要沉下心来看的文章很少。 
我们欠文化一个尊重,所以向沈大师这样有才华而又有思想的人被单位的某些人认为是精神有病,甚至被辞退! 我们欠文化一个尊重,所以沈大师才会走上流浪之路! 我们欠文化一个敬畏,所以才会轻易得出:大师在流浪,小丑在天堂这样的荒谬言论。我们不排除流浪汉中有大师,也不能因为个别身在殿堂的大师的小丑行为,而否定整体。 希望沈大师们都能安好,也希望有了才华不要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才能惠顾更多人!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