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一篇《中国IC设计行业分析(五):双博主导供应链,双微力争突破》我们分析了国际市场上被双“博”(博世、博通)主导着供应链,国产双“微”(歌尔微、敏芯微)成为国内领头羊,力争突破。在这篇中,我们将分析更多的中国本土MEMS企业。 许多中国 MEMS 传感器公司,如美新半导体和深迪半导体,正在大力进军物联网 (IoT)。 美新半导体(MEMSIC Semiconductor) 美新创始人赵阳此前曾在美国半导体公司Analog Devices (ADI)的MEMS部门工作。1999年,赵阳说服ADI投入技术和资金成立美新。 继ADI投资后,美新在美国筹资2500万美元成立美新(无锡)。2007年,美新成为全球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MEMS公司。 2018年,美新被华灿收购;然而,华灿第二年卖掉了美新。2020年,美新拆分为独立公司。 美新在无锡建设了一条8英寸MEMS磁惯性传感器封测生产线。根据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2021年7月的公告,美新将在绍兴建设MEMS磁传感器生产线和加速度传感器工艺开发测试线。预计这些生产线每年可生产 6 亿片 MEMS 芯片。 随着电容传感器技术的成功部署,美新成为中国领先的电容式加速度计公司,地磁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两名。 2021年,美新进入真无线立体声(TWS)耳机和可穿戴设备市场。下一代超低功耗地磁和霍尔传感器也成功推出并实现量产;AMR 地磁产品、电容式加速度计和热加速度计在智能手机和物联网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深迪半导体(Sendia) 在这波物联网浪潮下,深迪半导体也成为了竞争对手。深迪半导体成立于2008年,由海外留学归来的杰出技术专家创立。它是中国最早设计和生产商用MEMS芯片的公司之一。Senodia 还获得了美国风险投资公司 Draper Fisher Jurvetson (DFJ) 和中国电子集团 (CEC) 的天使投资。 2015年,深迪半导体发布了国内第一款集成6轴IMU传感器,该产品为进口产品,受到了知名客户的好评。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TWS耳机、游戏手柄、电动牙刷等流行和前沿应用。2019年,深迪半导体成功研发、发布并量产首款MEMS陀螺仪芯片,打破了少数欧美公司的垄断。 据其官网介绍,深迪半导体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MEMS工艺和集成技术。他们专注于为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市场设计和生产低成本、高性价比、低功耗和小尺寸的商用 MEMS 陀螺仪芯片。此外,深迪半导体还建立了中国首个大型MEMS陀螺仪校准测试基地,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新兴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 2021年8月,深迪半导体完成了由华为哈勃科技领投的1.2亿元E轮融资。据业内人士透露,哈勃竞标的重点是自研技术,涵盖半导体,与华为核心产品密切相关。 中国MEMS瞄准汽车行业 广泛的智能手机和 5G 应用以及下游终端市场的强劲需求支持了 MEMS 传感器公司的增长。然而,今天,消费电子产品已经达到了增长瓶颈。随着市场走弱,业界开始为MEMS传感器寻找另一个新市场——汽车电子。 事实上,汽车电子是MEMS产品最早的应用领域之一,主要是压力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汽车安全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MEMS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例如,在自动变速器中加入MEMS传感器,可以在上下坡时动态测量车辆的角度,实时调整传动比,防止人为判断或操作失误。主动控制系统中的 MEMS 传感器在转弯时测量角速度,感应方向盘是否转动得足够,自动在内外轮胎上添加适当的制动器以防止汽车离开车道。在车载空气净化系统中,MEMS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空气质量并智能做出调整,保持空气清新洁净。 汽车领域MEMS传感器市场的广阔,促使中国MEMS传感器厂商将目光投向了这一市场。 纳芯微电子(Novosense Microelectronics) 纳芯微电子于2013年5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进军传感器信号调理ASIC芯片市场。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里,它已成为汽车传感器领域的领导者。 纳芯微电子最早生产的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是客户定制的。因此,他们能够在2014年快速量产、交付并扭亏为盈。公司稳定后,创始人王盛阳和他的团队开始向工业控制和汽车产品扩张,包括数字隔离器和压力传感器。2017年,纳芯微电子实现了首款汽车级芯片的量产。如今,他们的产品已成为新能源汽车(NEV)和工控自动化领域的关键芯片。他们还成功进入了多个行业的一级客户供应链,并实现了大规模量产。 根据招股书,其车规级芯片已被比亚迪、东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长城汽车、上汽大通汽车、中国一汽集团和宁德时代(CATL)采用。他们还进入了上汽大众汽车、联合汽车电子系统(UAES)和森萨塔科技的供应链。 纳芯微电子的芯片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三个类别。2020年这些品类的营收占比为53.78%来自集成传感器芯片,44.33%来自隔离和接口芯片,0.39%来自驱动和采样芯片。定制服务占比1.49%。 2022年4月22日,纳芯微电子在科创板上市。 飞恩微电子(FineMEMS) FineMEMS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为汽车、物联网、智能家居、工控等行业提供MEMS传感器及系统。基于工艺应力模型封装技术和高效的批量校准和测试算法,FineMEMS建立了多条领先的全自动化单流程生产线。其产品包括已安装在数千万辆汽车上的车载压力传感器。 2021年6月,FineMEMS完成超亿元战略融资。FineMEMS副总裁王小平表示,本轮战略融资为FineMEMS在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前,FineMEMS已获得朗盛投资集团、F&G Ventures、CTC Capital、SBCVC、长江证券等投资者的多轮融资。 明皜传感技术(MiraMEMS Sensing Technology) MiraMEMS Sensing Technology成立于2011年,隶属于Good-Ark Electronics,主要从事MEMS传感器芯片和组件的工艺开发和设计。其主要产品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开发中)、压力传感器、磁传感器和MEMS麦克风。 MiraMEMS 的器件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但随着智能汽车的趋势,它们已扩展到汽车市场。Good-Ark 此前指出,MiraMEMS 的加速度计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腕带、振动传感器、医疗设备和网络通信等领域。 2021年8月,MiraMEMS获得小米投资,注册资本从6,444万元增加到7,085万元,增加9.96%。业内人士表示,小米的加入增强了 MiraMEMS 与下游客户的协同效应。拓展了客户资源,拓宽了小米汽车供应链的范围。 中国红外传感器在新冠疫情下迅速发展 COVID-19大流行使红外测温枪和红外热像仪等非接触式快速测温设备成为大流行防控的必需品。中国红外传感器制造商抓住这个机会,既满足国内防疫需求,又销往海外。西人马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西人马联合测控(FATRI UTC) 西人马联合测试与控制技术成立于2017年,是集成设备制造商(IDM)西人马的子公司。西人马UTC是西人马的MEMS高端传感器和芯片制造基地。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洁净室和先进的微纳研究实验室,配备8英寸向下兼容的6英寸MEMS智能传感器芯片生产线和先进的MEMS元件加工平台。 2020年,西人马建议在智能手机中嵌入红外温度模块,以解决疫情期间对紧凑、便携、准确、快速读取和低成本的个人温度计的需求。 西人马以其先进的技术吸引了资本的关注。2019年11月,西人马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2020年第一季度,西人马获得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它于 2021 年 3 月获得 B 轮融资。 西人马已成为中国领先的MEMS IDM芯片公司,批量生产IR和加速度计芯片和传感器。还继续推出红外热成像芯片、MEMS压力芯片、MEMS芯片压力调节芯片、加速度传感器芯片。他们还计划在未来发布硅麦克风芯片和消费类陀螺仪芯片。 结语 目前,MEMS传感器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不断扩大。中国政策支持市场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资金不断涌入MEMS产业,中国MEMS企业带动了国产MEMS产品的快速发展。 尽管中国MEMS传感器企业仍处于长大初期,但他们正在努力追赶行业巨头。此外,随着物联网、智能汽车和5G技术的发展,中国MEMS传感器产业将继续增长。 关注芯媒,可以阅读《中国IC设计行业分析》全系列。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