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中小企业如何市场破局? 关键要有开放的心态,抓住窗口期,精准把握用户! 我常告诉在座的老板和高管们—— 没有哪一个对手强大到不能被挑战, 没有哪一个企业弱小到不能去竞争; 你要坚信:不管你手里拿到的牌多么糟糕,总能找到建立在现实条件基础上的解决方案!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人们对情感回归的渴望、精神愉悦的追求、个性服务的期望与日俱增。

企业在品牌战略与体验优化的过程中,如能关注人生、关注情感这一社会主题,便能最大限度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和沟通,并营造出品牌良好的个性亲和力! 因为这个时代,营销已经从产品和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体验为中心。 如今,中小企业的发展基本呈现以下3大新趋势: 1、行业和大企业业绩分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消费升级倒逼企业产品和服务提质; 当前我国消费升级将从商品消费驱动转向服务消费驱动,从传统消费驱动转向新兴消费驱动,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增加和80后、90后成为主力消费者的趋势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而且,企业营销的沟通价值主要体现在营销人需要学会担当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者和创造者,不断增加不同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3、移动互联网推动企业全方位和多元化创新。 显然,中小企业面临经济下行时期,需要拥有更高的智慧和勇气,清醒的保持冷静,回收现金,专注于主业,不盲目跟风、追随眼前的利益。 趁这段时间,好好整合资源,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已经成为社会通用基础设施的背景下,企业要用互联网思维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潜心学习和研究品牌,思考如何转型以及如何创造价值,让自己想办法先存活下来。

过去,我们的企业把用户抽象化,每个用户都是数字;未来,我们的企业必须把用户具象化,每个用户都是故事。 互联网时代,市场已不再是企业将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场所,而是双方互动的价值创造之地。 因此,要及时捕捉消费者心理导向,抓住消费者特有的需求变化,赋予商品人格化的理念,在其中注入某种情感、审美思想和文化品位,以凸现商品的人文价值和服务内涵,凭借感情的力量打动消费者,激发其潜在的消费欲望,最终实现占领消费市场的目的。

德鲁克说过:如果企业不为未来做准备,就要为出局做准备。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指出,品牌营销的关键在于互动和参与,互联网时代就要跳出传统模式红利娇宠,在共享、共鸣、共振、共情中吸引用户,最高级的营销, 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把企业的价值个性和资源优势,经过精准的营销深加工手段,智造成围绕需求生活方式展开的品牌故事,并放进品牌建设中去,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把品牌形象输送到消费者心智。

中小企业首要问题便是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即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做”和“情感共鸣”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也只有那些真正理解了用户的企业才能做到良好的运营。 现在,市场烽烟四起,企业生命周期被严重压缩,如何才能延缓企业的衰亡期? 服务产品化将是重要的趋势,只有通过技术化、产品化、场景化的工作,提升营销管理的效率是提升企业商业价值的基础。 数字化生存时代,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提升格局和效率,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将盈利模式由单纯的产品运营环节,向更高附加值的价值链服务模式转变,如此方能提高客户粘性,获得最优市场红利! 数字化媒体使人际沟通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娱乐化、兴趣化。 这将导致未来的消费者会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关注消费过程为自身所带来的利益和价值。 我在清华大学实战授课中指出: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产品: 一种是卖的好的; 一种是卖的不好的,要想做好市场,必须多走多听,来自消费者的声音。 困难时期,中小企业除了重点关注现金流外,关键要优化企业运营成本,企业要以跨界思维提升认知能力,将营销进化放在市场最前线,老板必须和团队在创新的过程中维持动态, 在消费者与企业共创价值时代,价值不再仅仅关乎产品与服务,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体验,产品或服务成为一种用来创造体验的人工制品。

当前,中小企业同质化严重,最后胜出的决定性要素其实是用户体验。 为此,一定要重视用户的主导作用,首要问题便是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即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做”和“情感共鸣”的产品和服务,营销传播过程要有趣味性、有话题感、人格化和仪式感……结合新4C法则,落地企业实践。 即通过 “场景”和“内容”让品牌人格化,使企业区别于其它品牌,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接下来,企业可以从品牌人格化角度出发,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持续输出话题内容和交互变现,不断自动裂变跟进扩散…… 通过“社群”和“连接”实现社交媒体营销的传播。 当然,也只有那些真正理解了用户的企业,才能做到良好的运营。 遗憾的是,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在产业转型的临界点上,发现有不少企业更专注于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非聚焦于对消费者心智资源的争夺,这其实是最典型的短视。 企业经营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思维僵化和固化!

“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工业时代会关心价格(交易价位),通常判断的是成本、规模与利润三者的关系。 消费者如果觉得划算就购买,反之就拒绝购买。 但数字时代,人们核心关注的是使用价值,回归到最本质的需求上,不再为其他的东西支付。 工业时代大家看到的是大众市场,而数字时代就是围绕一个人做到极致,看到的是细分市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