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凝聚了2000多年来,劳动人民无数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是积淀了人类文明的宝贵精神资源和物质财富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长城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和修复。

为了保护历史文物,加速修复长城重点地段,1984年7月5日,《北京晚报》联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等单位共同发出启事,号召社会力量赞助修复长城。

第二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在人民大会堂说:“这是一个好的活动,是个大好事”,并欣然为这次活动题写了主题:“爱我中华,修我长城”。9月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又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题词。


两位领导人的题词,将保护长城与热爱中华紧密相连,在全国掀起了保护长城、宣传长城的文化热潮。支持修复长城不仅是一次社会公益性质的活动,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此次活动开启了社会集资修复国家重点文物的先例,得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参与,仅北京赞助委员会接受的捐款就有2800万人民币。为感谢捐款的单位和个人,活动委员会还设立了多处纪念碑。

长城在中国人心中的影响力巨大。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八达岭长城、慕田峪等长城的修复进程都得到了有力推进。始于北京地区的社会赞助修复长城活动,还影响到了其他省市。天津、河北、甘肃、辽宁等地也先后开展了社会赞助活动。原定持续至1984年年底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也并未如期结束,活动委员会宣布,这一活动将长期进行下去,并不断追加修复工程,从而让爱祖国、爱长城的信念广泛流传,深入人心。


2020年7月,为纪念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长城保护事业的重大贡献,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八达岭长城景区在北兵营前竖立起邓小平、习仲勋同志的题词碑刻,作为文化街区的重要景观,向来往游客展示“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至今,“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影响犹在,由这项活动激发的爱国热情无法估量。多年来,长城保护工作历程不断迈上台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这其中凝结着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对长城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时代赋予了“长城人”新的机遇和任务,今天是“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38周年,让我们共同弘扬长城文化,传承好新时代长城精神!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