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一个邻居朋友在给他家的孙女拉票,参选学校“最合适少先队大队干部” ---

严肃的选举,不严肃的网络游戏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第二次了,而是经常在微信群里看到类似的给孩子们的投票活动。作为家长,都想热心地为自己的孩子去拉票选举,其护子爱子之心当然可以理解,然而作为旁观者,对这个选举活动本身,却不得不提出几个疑问: 疑问一:选举活动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通知说得清楚,是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择优秀的同学来担任少先队大队干部。以网络投票和现场投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我不知道这现场投票的具体安排,是否符合上述三公的原则,但是就目前这个网络投票形式而言,它的投票形式是否符合它的目标设定呢?每个家长替孩子拉票投票的多少,真的能够体现它选举的目的吗?

这里说的选举目的,和它的选举原则是否可以一致呢? 在这个选举活动高大上的目的背后,我们是否怀疑过这个形式本身的合理性? 疑问二:投票人是否确实了解这个投票选举的候选人?作为社会投票的参与人,我们不可能了解每一个候选人的真实情况。我们只可能凭借着与个别候选人的亲疏关系来做出主观选择,那么,这样投票的结果,是真的可以达到它这个投票选举本身设定的目的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孩子们都很优秀,但是这选举的方式??? 疑问三:究竟是在投票选优,还是在投票看各位的社会关系?本来说好的“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却变成了各位家长利用成年人的社会关系来拉人头的不公平的游戏。这样的选举结果,对于候选人同学来说,能够体现它开始提出的公平原则吗?这不是在进行择优选举,而是在进行“择关系”的选举。家长们在煞费苦心地帮助自己家的孩子拉票。社会关系强的家长,无疑在这种拉票过程中可以占有一定的优势,那么这种选举,究竟是在投票选举孩子,还是在投票选择家长?

课堂里孩子们才更了解彼此
疑问四:这样的选举,难道是我们需要给孩子们树立的形象吗?如果这样的选举被称为“公开公平公正”的话,对于个别表现很优秀,却可能因为他家长的社会关系稍差而落选的同学来说,显然是有失公允的。这位同学说不定还会因为这种在小学的"选举"挫折,未来可能影响他的人生道路。而这种虚假的“公平”,还给全体孩子带去了一个很糟糕的示范,原来说好的“选举”,就是这种拉票拉关系的游戏,他们需要的,不是真正的优秀,而是搞好“关系”就行了!

这种网络拉人头的做法,与选举的原则明显悖逆 人才选拔,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或许没有一个绝对的规范做法,但是这个网络投票形式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拔方式,我们是不是该再思考一下:怎样给我们的孩子们示范一个更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呢? #选举 #少先队#?#教育大家谈#?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