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近期阅读各大商业模式相关的内容时,对共享模式一直不得其解,到底什么是共享模式,只到阅读了《见识》一本书后才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什么是共享模式此处我们聊到的共享模式主要是指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将资源使用权有偿让渡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通过分享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 在共享经济中,闲置资源是第一要素,也是最关键的要素。它是资源拥有方和资源使用方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共享经济概念下的闲置资源可以理解为:该资源原本为个人或组织自身使用,在没有处于使用状态或被占用的状态时,即为闲置资源。 本质首先,共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可能发展经济,又有可能让(国内生产总值)萎缩;既有可能为大家省钱,又有可能让我们失去拥有物质财富时的快感。每个人都想的是让别人减少消耗,而轮到自己却很难做到。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世界的GDP就是靠消费在维持,人们不想让因为可以共享而减少产品的生产。但是如果真的将大家的收入和财富减少,以换取更好的环境,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这就是大家宁可挤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北京,也不愿意到山清水秀的三线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不论大家喜欢不喜欢,任何让经济萎缩、让GDP降低的共享经济(或者其他什么商业模式)都是维持不下去的。使用这个试金石就可以判断哪些共享经济的公司能成功,哪些一定会失败 其次,共享是为了带来便利,而不是为了节省资源。因此,是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去共享,还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共享资源,都无关紧要. 最后,对于专业人士,时间和技能的共享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只是我们没有采用“共享”这个词而已。在历史上,除了国王和个别贵族,没有人会养着一个医生、理发师或者园丁,让他们只给自己提供服务,后者的时间其实已经被共享。同样,除了大机构,不会有人专门养一个会计师或者律师,这些专业人员的时间和知识已经在被共享了。今天,看病难的症结不在于没有共享医生时间和知识的平台,而在于好的医生永远是供不应求的。在任何时代,即使医生的平均水平可以提高很多,也是永远都有好的和相对差的分别,而前者永远是缺乏的,因此利用社交网络或者移动互联网平台,并不能解决这种供需矛盾。 结果至此,大致了解了共享模式的本质后,我们对当前的公司,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共享,为什么只有少数公司(我们姑且将优步、爱彼迎、滴滴和摩拜等算作成功的公司)能成功,而大部分看似商业模式相同的共享却只是烧钱,没有产生效果,也不会产生效果的现状就不难理解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你呢 声明:上述内容节选自互联网与图书片段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