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来处和去处:“生命的来处和去处,我突然明白了,不透过书本和思考,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 孩子的到来预示着人生的一个全新阶段正悄然而至,可是这个过程好像会过渡的很快,因为随着孩子的渐行渐远,似乎昭示着,人生的这个阶段在慢慢结束。而作为妈妈这个重要角色要马不停蹄地跟随着孩子步入下一个阶段了。

快快地跑,才能吃到最美味的糖:“龙应台在淡水的街头,迎着斜照的阳光,等着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努力的打好蝴蝶结交给她。这个过程很长,但是也很值得,值得让人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拔苗助长似乎是中国传统教育中被歪曲的一种现象,因为时代发展的很快,社会进步的很快,所以小小的孩子也是需要发展很快的,不能慢慢地走,只能快快地跑,好像只有快快地跑,才能吃到最美味的糖。

今天就从这个开始玩吧:“三岁的安安也尚在考虑,每天进入幼稚园的第一件事是从哪个玩具开始一天的美好,面对英语、写作、钢琴实在是无能为力。”- 三岁的小朋友入学幼儿园已经需要会英语、会钢琴、会写作、会······天哪,想想三岁的自己应该还在挖泥巴吃、在和奶奶玩不知道藏住身体的捉迷藏,在没有穿着皮靴的情况下,趁着家人不注意踩向神奇的水坑,在抓着雨后翻新的泥土中出来透气的小蚯蚓,吓得妈妈放下手中的活计就要来制止我的惊天大作······

做一个导游:“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谁能否认,孩子不是父母的老师呢?
- 安安对说不准的颜色会说“嗯色的,嗯色的”,在拿不准的时候,会跟在妈妈的身后重复妈妈的话语。
- “小桥”
- “小桥”
- “流水”
- “游水”
- “人家”
- “鸭鸭”
- ······
- 于是,磕磕绊绊中,两个时代的人都在慢慢来,慢慢长大。

放手:长大的安安在给妈妈这本书的结尾中写道“尽管我们之间一直有这种长大的‘拔河’,母亲却依然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个,用她的语言来说,‘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被评价为华人世界一支率性犀利的笔,龙应台的文章总有万丈豪气,但是你想象不到的是,这样豪气的母亲也一样会遇到日常和孩子相处的尴尴尬尬,比如出生、比如死亡、比如英雄也会杀人······
- 但是在这本书中,你能看到龙应台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不是隐瞒,而是坦荡选择另一种方式告诉孩子事实。
- 这本书里,不仅有对孩子长大的感悟,也有对于作为父母角色,长大的每一个瞬间。

或许你已经成为一个母亲很久,或许你还未成为一个母亲,或许你打算成为一个母亲······但是不管现在的你作为哪一个角色,安利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不管你处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全新的思考,对于自我的思考,对于家人的思考,甚至是对于处事的思考。

每一朵花开都会经历千辛万苦,我知道你也是!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