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法院传票送达,背后要经历多少波折?被告公司倒闭、法定代表人失联、公告送达受阻……种种难题难不倒锲而不舍的法院人。为了帮群众解决纠纷,河东区法院的法官从未放弃希望,从细节入手、多方查找,最终完成送达。正是靠着一份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嘟嘟嘟……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无人接听。”河东区法院民一庭法官郭宏敏看着快没电的手机,有点儿生气也有点着急,决定先回院里。结果,车还没上高速,对方的电话就打了回来……正是这个电话,让不抱一点希望的快递员小李拿到了判决书。 小李的案子是劳务合同纠纷。郭宏敏从事民事审判工作9年来,经手过很多这样的案件。尤其是近两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很多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老板找不到、工人拿不到工资的案子不在少数,但这个案子,让她很纠结。 集约送达结果显示,被告某快递派送代理公司倒闭后,其注册地、实际经营地都人去楼空,法定代表人周某的电话更是没人接,案子从一开始就进行不下去。公告送达不是不行,当事人小李也没意见,但600元的公告费、60天的公告期、30天的举证期,对于一位文化程度不高、靠每件1块钱派送费谋生的临时快递员来说,有些不近人情。 案卷里除了起诉书,只有当初快递派件系统几张打印的截图和聊天记录,从没打过官司的小李提供的证据少得让郭宏敏直叹气。这些截图和聊天记录还是为了月底核对派件数用的,只显示了表格底部当月最后几天的每日派件数和总派件数,既没有派件人姓名,也没有工号,信息相当不完整。 自该公司倒闭后,派件系统已无法登录,换句话说,这些作为证据的截图,其真实性根本无从核实。所有的证据无法形成证据链,很难被采纳。 “即使公告送达也不一定能找到你老板,但就目前你提供的证据情况看,就算缺席审理,你也有很大的败诉风险。” “就是知道找不到老板,所以劳动仲裁的时候我就放弃公告了,公告也是白花钱。” …… “给我的那7000元钱还是以前去老板住的地方领的,她现在还欠我2万多元呢。”就在了解案情的时候,小李无心的一句话,让郭宏敏眼前一亮。 “你去过老板家?还记得位置吗?” “就记得是在津南的一个小区,哪栋楼印象不深了,到了我觉得能记起来。” “走,咱们去找找!”郭宏敏决定跑一趟试试。从河东区法院到津南某小区,走高速40多分钟,小李凭印象带郭宏敏和书记员杨爱玲找到了楼栋,也认出了房门,但家里根本没人。郭宏敏只好把传票和诉状贴在门上,希望被告回家后能看到。 “来都来了,不能白跑一趟,去派出所查查常住人口信息,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联系人或联系电话。”郭宏敏没急着回去,心里想着尽可能多地找些线索,多点希望。派出所调取的数据显示,周某虽然登记在这家,但并非户主,与户主的关系是“非亲属”;户主留的电话已经“不存在”,而周某留的电话就是起诉书里的电话,打了也没人接。 线索再次中断。 “走,再去党群服务中心问问。”郭宏敏还是有点儿不甘心,可登记信息上只显示了户主姓名,根本没有周某,甚至连户主电话都没有。这回,三个人站那一块儿叹气。此时,工作人员的一句话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这儿的三楼专门做疫情防控工作,前段时间组织居民打疫苗,应该是留存了新的联系方式。” 户主留的新电话号码终于能打通了,但连打了好几个都没人接。“咱们先回院里吧,有这个电话找到周某就还有希望。”郭宏敏安慰着小李。 就在车开进高速收费站前,户主回过电话来。郭宏敏终于有了新的被告信息。原来,周某与户主离婚已经有一段时间,现在就住在隔壁小区,会定期回来探望孩子。 郭宏敏立即调头,当天就找到了周某,完成了送达,案件如期开庭。周某对小李提供的证据没有异议,也认可起诉书里的欠薪数额。 看着小李对判决结果很满意,郭宏敏对书记员杨爱玲说道:“别小看送达这个事,虽然只是一个通知的手段,但是如果送好了,就能让案子好审。现在电子送达是方便,可咱这‘人工智能’也不能缺,不要怕苦怕累,得勤跑勤问,别忽略任何一个小细节。把自己能做的事都做了,说不定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