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一天,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安局内,一位神色慌张的老人在女儿的陪同前来报案,说是自己在当地建设银行储存的120万存款,不翼而飞,并且她的所有银行账户里,不仅没有了存款,反而还倒欠银行13万元。 因为涉及数额特别巨大,公安民警迅速立案调查,最终将犯罪分子锁定在了这位老人的专属客户经理董某身上。 那么这个银行内部人员董某是如何将老人银行卡里的钱转移掉的?最终这笔钱又能否被追回呢?

老人15年存款120万不翼而飞 这名报案的老人姓纪,我们暂且称呼她为纪阿姨吧? 纪阿姨是生活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名普通工人,家里有她老伴和一儿一女四个人,她的女儿在多年前已经出嫁,家里唯一的儿子准备在当年结婚。 自从2005年开始,纪阿姨就将自己自己所有的收入都存储在平顶山市一家建行的支行里,平时纪阿姨老两口省吃俭用,把他们的退休金和其他收入都存在了这一个账户里,再加上每月儿子和女儿给的生活费,近15年间,纪阿姨都是只存不取,这笔钱越积累越多,最后达到了120多万。

2019年,纪阿姨儿子准备结婚,她马上将亲友们召集在一起,邀请他们参加婚礼,亲戚朋友们自然为老两口送上祝福,并答应一定要去参加婚礼。 告知了亲友这个喜讯后,纪阿姨便和丈夫一起商量为儿子筹备婚礼,以及自己和老伴儿的财产处置问题。 纪阿姨想着自己银行卡里有120多万,这些钱都是他们15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他们准备在儿子结婚的时候,取出一部分给儿子筹备婚礼,剩余的资金一部分给儿子,另一部分赠给女儿,余下的则作为他们老两口的养老费用。 几天后,纪阿姨拿着银行卡就去了当初存钱的建行支行,老人开心地告诉银行的工作人员,自己的儿子要结婚了,准备把钱全部取出来,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纪阿姨感到五雷轰顶,差点就晕了过去。 银行的工作人员查询了纪阿姨的账户后,告诉她,卡里面只剩下了17万元,问纪阿姨是否全部取出。 当时纪阿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银行卡里,明明有120多万存款,怎么就变成了17万呢?

随即纪阿姨把身上所有的银行卡全部拿了出来,让工作人员再查一遍,因为当时纪阿姨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是否拿错了卡,可是接下来,银行工作人员的一番话,更让纪阿姨如坠冰窟。 因为经过银行工作人员的查询,纪阿姨其他的银行卡里,不仅没有钱,还欠了银行30来万,这样刨去原来那张卡里的17万,纪阿姨不仅原有的120万存款不翼而飞,还倒欠银行13万元。 听到了这个消息,纪阿姨怎么也接受不了,因为从2005年起,她就从不间断地把钱存到这张银行卡里,根本就没有取出来过,并且在这些年来,纪阿姨的卡一直就放在家里面,密码连老伴儿都知道,自己辛辛苦苦存了15年的钱,怎么就消失了呢?

这时候,纪阿姨提出要见自己的客户经理董某,因为这15年来都是这个人为她打理账户,纪阿姨对这个董某非常信任,并且在董某的推荐下,购买过一些理财产品。 可是当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纪阿姨,董某当天休假,既然如此,纪阿姨只能颤抖地拨通了女儿的电话。 纪阿姨的女儿得知母亲120万存款不翼而飞的消息后,马上赶来,并陪同老人一起去公安局报案。

办案人员听完老人的讲述后,第一反应是,这笔钱是不是老人自己转走的,纪阿姨当时由于过于激动,有些口齿不清,因此办案人员怀疑老人家头脑糊涂,王姐自己取钱的事。 纪阿姨和她的女儿都矢口否认,自己从没有取过钱,于是公安人员通知银行,并拿到老人这张银行卡的转账记录,终于确定了,银行卡里存款的消失,确实和老人及其家人无关,于是公安人员随即就立了案,并向老人承诺会把这些钱的去向搞清楚。

银行客户经理骗取老人存款 根据银行当时的数据记录,每一笔款项,都是由纪阿姨亲自签名,这才完成了交易,这些数据看似没有问题,但是细心的公安人员还是发现了一些破绽端倪。 因为虽然这些单据都是由纪阿姨签名的,但是上面留下的联系方式,却另有其人,这是有人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将一些贷款转移到纪阿姨的名下,这就是为何纪阿姨从没有取过钱,银行卡和密码都没有丢失的情况下,卡里的钱不翼而飞的原因所在。 在公安人员接下来的调查中,又发现了一个重大线索,原来这笔钱就是这家银行的内部人员转走的,而这个人就是纪阿姨十分信任的专属客户经理董某。 当公安人员把董某是钱款丢失的元凶这则消息告诉老人时,纪阿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她和董某十几年的交往中,两人的关系非常好,在老人的印象里,董某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并且做为她多年来的客户经理,董某也是尽职尽责,每次当纪阿姨来到银行办理业务,董某都是热情接待,并尽心全力的帮助她。

但是交易记录上的电话号码不会骗人,这的确是董某留下的,纪阿姨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热情尽心的董某,会是她卡里存款消失的元凶。 那么这个董某是怎么把纪阿姨的存款偷走的呢?既然每次转账都有纪阿姨的亲笔签字,纪阿姨为何又对此一无所知呢? 原来纪阿姨对这个董某非常信任,董某曾多次向纪阿姨推荐理财产品,这些东西纪阿姨不太懂,但是基于对董某的信任,便把账户交给董某管理。 于是,董某会经常给纪阿姨推荐一些理财产品,而这些所谓的理财产品也正是董某盗取老人存款的手段,基于对董某和银行的信任,再加上老人家年龄大了,对理财产品也不太了解,因此董某怎么说,她就怎么做,每次纪阿姨都会按照董某的要求签上自己的名字,她的钱就这样被董某一次次骗走。

那么纪阿姨不懂理财产品,老人的儿子和女儿,应该有这方面的常识吧?那么怎么一直都没有发现端倪呢? 这就要说到董某的高明之处了,原来纪阿姨每次签完名,董某就要求老人把交易完的票据销毁掉,说是这些小票留在手里不安全,这样就可以瞒过纪阿姨的家人了。 在2019年的一天,纪阿姨接到了董某的电话,董某要求老人把卡里的60万资金转到她的名下,并承诺过几天就会还回来,基于对董某的信任,老人同意了这笔转账。 可是纪阿姨不知道的是,不仅这笔钱不会回来,她卡里其他的钱,也都被董某偷了个干干净净,而那张卡里的17万之所以留下来,就是因为这笔钱是作为保险存在的,董某无法转出去而已。 并且董某还利用老人的身份办理了贷款和信用卡,从中又套取了30来万,这就是为何纪阿姨还倒欠银行13万的原因所在。 至此,警方已经了解了董某作案的全过程,而董某此时也知道了自己的行径已经暴露了,为了拖延时间,董某给她所在的银行行长打去了电话,谎称自己是老人的亲戚,这钱属于他们家庭内部的资金往来,并且说,这些钱的转账,家里人是知情的,纪阿姨之所以报案,是因为他们家里闹出了点误会,过一段时间,她会把钱全部还回来的。 当行长把董某的话告诉纪阿姨的时候,老人神情激动,一连说了好几声“骗子”,并告诉银行行长和公安人员,她和董某根本就不是亲戚,董某只是她的客户经理,所有钱款的转出,她并不知情。 随之银行成立了调查组,并表示董某属于银行正式员工,这件事会给老人一个交代。 身陷“杀猪盘”的银行客户经理 面对银行内部的质询,董某又换了一种说辞,她说利用老人的账户只是为了走账方便,而纪阿姨账上的确有一笔300万和一笔600万的流水,董某辩解说自己只不过是让纪阿姨帮自己一个忙而已,而老人账上其他的支出,都是购买原油期货和其他理财产品,并且表示纪阿姨对此都是知情的。 但是邓阿姨却并不认账,她告诉调查组和公安人员,她从来就没有委托董某去买过原油期货,而对于其他理财产品,纪阿姨说她不懂这些,都是董某让她签字,她就签字的。 原来在十几年前,董某就成为了纪阿姨的专属客户经理,开始的时候,她的确只是为了帮助老人管理好自己的账户,并且介绍了几款不错的理财产品,可是日子一长,董某发现纪阿姨每次都是往卡里存钱,从没有取出过,并且老人年龄大了,对她又特别信任,于是董某就动起了歪脑筋,她准备利用老人的钱,做一些投资,自己好赚一些外快。 开始的几笔小型的投资,董某的确帮老人赚到了一些钱,这样几次下来,纪阿姨对董某越发地信任起来,于是,投资的金额也越来越大。

如果是银行正规的理财产品,即使纪阿姨损失了一部分资金,也不能把责任全推到董某身上,毕竟我们都清楚,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而问题恰恰出在董某所推荐的项目上。 那么董某究竟帮老人做了什么样的投资呢? 当董某被公安人员带走接受调查时,她还在强调自己给纪阿姨买的是周期性投资,期限到了才能把钱取出来。 随即董某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打开了一个APP,并将其展示给公安人员看,当时办案人员一眼就看到了APP上彩票投注的字样,就已经认定这是一个关于赌博诈骗的APP,董某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还是客户经理,怎么连这个也认不出来呢? 对于这样的APP,就是网络上常见的“杀猪盘”,投进去的钱,在警方捣毁诈骗窝点以前是怎么也拿不回来的。

那么,董某怎么也算是专业的金融人士,怎么会相信这样的骗局呢? 这就要从几年前说起了,当时董某的一个朋友给她介绍投资项目,说是收益很可观,董某在银行工作多年,当然知道有多大收益就有多大风险,因此开始的时候,她并不怎么相信这些,但是时间一长,董某看到朋友的确从中赚了一些钱,就准备少投一部分资金试试,当时她想的是,如果亏了的话就当买个教训,如果赚钱的话,这说不定就是一个机会。 正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董某开始把自己的钱投入这个APP里,很快就产生了巨大的利润,这种来钱速度,比上班可强多了,于是董某就想,如果投入更多的钱,她很快完成发家致富的梦想,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 但是董某毕竟只是银行的职员,个人存款并不多,但是她手里经过的资金可是个天文数字,若是动用公家的钱或者是储户的钱,她肯定会得到更大的收益,到时候等自己赚了钱,再把这笔资金填补上不就行了。

而纪阿姨就成了董某的目标,因为纪阿姨对她十分信任,再加上老人家从来不查也不取自己的存款,如果她把这笔钱转出来,盈利后再还回去,这不就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了自己的财富积累吗? 于是董某马上付诸于行动,她以帮纪阿姨购买理财产品为名,骗取老人的签字,又以安全为由,让纪阿姨当场把发票销毁掉,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了。 本来董某只敢从纪阿姨的卡里,取个几万十几万,做小规模的投资,可是一次董某的朋友告诉她,公司要搞10周年活动,投入100万才能参与,只要做了这笔投资,几个月就有上千万的收入,董某当时想,既然纪阿姨的钱都在卡上闲着,不如让自己偷偷拿出来做了这笔投资。 于是董某就以资金周转为由,给纪阿姨打电话,让老人家将剩下的60万资金打到她的名下,除此以外,董某更是以纪的名义办理了信用卡,贷款等,凑够了这100万的资金。 至此,事情已经真相大白了,董某陷入“杀猪盘”盗取纪阿姨资金,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但是这个事件的背后,绝不是董某一个人的责任,银行在监管上也存在很大的程序漏洞,因为像这样大额资金转账,必须要银行相关负责人的签字才能完成,而在这些交易中,银行并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职责,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由于董某没有赔偿能力,只能由银行方面归还了纪阿姨这120万存款,而董某则要面临着牢狱之灾,纪阿姨终于拿到了自己15年的辛苦钱,儿子的婚礼也能顺利的举行了。 经过了此事以后,纪阿姨再也不敢把自己的钱交给别人打理了,身陷囹圄的董某,自始至终也不认为自己是被骗了,她还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从投资APP里,拿出那千万收入呢?真是可悲又可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很多像董某一样,为高额收益所蒙蔽,利令智昏,最终害人害己,我们都知道天上从来就不会掉馅饼,世界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高额收益的背后必然隐藏着的是意想不到的陷阱。

你盯着对方利润的同时,却不知对方却在盯着你的本金,机会毕竟只是属于少数人的,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需要的是本本分分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劳动,不要妄想什么一夜暴富,这样才能避免成为别人镰刀下的“韭菜”,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