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烨(1914年—1943年),中共党员,战地记者、青年诗人。浙江省金华市是雷烨的故乡。他的战地纪实摄影、新闻作品,成为记录日寇暴行和八路军一线抗战的宝贵史料,是世界百名杰出战地记者之一。金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和中国摄影报社联合举办的“雷烨”中国故事摄影展,入展作品已揭晓。
入展作品选登 “雷烨杯”中国故事摄影展
乡村艺术 ● 胡旭辉 摄影|文
艺术,从高雅的殿堂开始走向乡间大地,让大众重新认识了乡村资源的价值,唤起了村民的自豪感,也让他们与游客共同获得了乐趣。哪怕只是艺术节庆活动举办的一段短暂时光,也能让村民在自己日常居住的环境里得到全新的震撼感受,以及共享、交流的体验。艺术可以让人们记住乡村生活之美,让人重拾不能割舍的乡愁,满足现代生活的精神诉求。它让乡村人找到自我,愿意住下来,让城市人得到心灵慰藉,愿意留下来。
在审美感知和艺术消费领域,乡村有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如今,穿行在乡村,经常会有各式各样的节庆表演等着你参与,简单粗犷的涂鸦、立体装置、墙绘、雕塑等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夺人眼球……一种独特氛围让人们从日常场景中脱离出来,重新认识眼前的乡村。乡村艺术就像一场令人新奇的游戏,让乡村的生活变得更有趣味。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很多乡镇越来越重视文化艺术的建设、传统艺术的挖掘,积极开展“一村一艺”“一人一艺”的艺术家进村项目,展示了文艺爱好者的创作成果,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也为村民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活跃了乡村业余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自信深入民心。这不仅推动了乡村经济,而且带来了新观念与新思想,对乡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围绕“乡村艺术”的主题,我拍了近4年时间,主要观照自己生活的浙江宁波周边地区,希望通过影像记录展示艺术点亮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实在意义。时至今日,乡村对于艺术的需求,并没有改变,甚至更深刻。从某种意义来说,艺术与乡村的嫁接,是乡土文化的一种复兴,是自然、文明与人维系关系的发展。这种重建、再定义、再创造的乡村艺术,让乡村更加美好。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