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端坐在西天大雷音寺,看着三界为了取经的事情已经沸沸腾腾,想着这事儿一准能成,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我的奶茶真好喝。”咂咂嘴回味一下:“不对,我的经真是博大精深。”

说西天取经是自导自演,一点也不过分。 如来降服了造孽妖猴,参加完安天大会,开开心心回到灵山,呆了一个月,有一天突然召集大家伙一起开个会。 来的人都是谁,原话这样说: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整个公司的大小领导都到了,凡是这样的会议,商量的绝对不是小事,最低也得是公司的战略问题。 会议开始,如来先闲话几句。人间四个洲,有三个过的马马虎虎,就一个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后面还给定了个性——口舌凶场,是非恶海。简而言之,这地方穷山恶水的,人也不行。 那么怎么办,办法当然有。但凡是领导提出的问题,自个心里早就琢磨的门清了,要不然提出来干嘛? 办法就是三藏真经,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这下好了,我不但解决你当地的问题,连鬼这种地下的东西,也给你治的老老实实。 话说到这里,饥饿营销该来了。 我这真经是好东西,要是冒然送过去,怕他南赡部洲不珍惜,要不然选个人,让他历经一些磨难,然后再把这事办成。有句歌词挺贴合如来的想法,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这是饥饿营销第一招,我的东西好,而且不好买。有钱无所谓,我不一定卖给你。 第一招使出来效果不赖,第二招也要马上递上来——营造哄抢氛围。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话放到以前合适,现在未必好使。再好的酒也得打个广告。 于是乎,菩萨带着徒弟来到了东土大唐。第一件事就是卖袈裟,锡杖。要想得到好的营销效果,第一要素就是东西不能好好卖,必须搞出来一点花样。这个花样就是哄抬物价,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 这个价格很明显不尊重市场规律,摆明了就是要扰乱市场。虽然如来的袈裟锡杖说起来好处无穷: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但是实际效果可是大打折扣,要不然唐僧这一路哪有这么多坎坷。

可是,就这个价格策略,还真打动了唐太宗,哄抢的第一层目标完成。 第二层效果还得看人。对于一件商品来说,第一批使用的人很重要。如果第一批使用的人是公侯贵族,这东西的价值必然水涨船高。 结合袈裟的调性,这个人选只能是唐朝最好的和尚。恰好玄奘此时风生水起,“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家里的冤案官司刚打完,又得到太宗的首肯主持法会。 这个人选看似来得巧,却处处透露出刻意。明白说,陈玄奘他可不是凡人,那是如来的亲传弟子,十世修行的金蝉子。你要说他是恰巧选上来的,我就信一加一可能等于三。 取经这事儿定下来,三界妖怪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如果让取经队伍顺顺利利的来到灵山,营销效果还得差上一层。 妖怪的鱼饵就是唐僧肉,也就是这时起,金蝉子是十世修行,吃了他的肉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传闻,在众多妖怪之间不胫而走。但这消息是真是假确实没人知道,因为谁也没吃上他一口肉。不过,有一个旁证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早在菩萨来到东土之前,经过流沙河遇见了沙僧,彼时这厮已经吃了九个取经人,但是也没见他法力通天,到头来还不是老老实实加入取经队伍。 完成这一切之后,如来端坐在西天大雷音寺,看着三界为了取经的事情已经沸沸腾腾,想着这事儿一准能成,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我的奶茶真好喝。”?咂咂嘴回味一下:“不对,我的经真是博大精深。”

这下子,三界众生都要排着队去抢奶茶了。不好意思,口误,都要排着队去抢唐僧肉了,谁又知道这背后的营销技巧呐。 妖怪们想不到的是,怎么会有自己开店自己买的道理。这个问题吕秀才也说过,是谁杀了你,又是你杀了谁,结果,是我自己杀了我自己。人尚且弄不清,更何况是畜生成精。 取经的饥饿营销到这里已经蓄力完毕,剩下的事交给时间就行了。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