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采编团队在云南进行市场调研时了解到,云南山地面积占90%以上,难以实现连片种植,种植作物复杂多样,单一作物在面积上不具有优势。云南润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子刚向本报表示:“这就决定了云南农资市场的逻辑,单品难以上量,想要占领市场,一定要靠产品丰富;想要赢得市场,一定要靠产品功能化。” 云南经济作物的价值优势一方面依赖于错峰上市,而另一方面则必须依靠品质,这也是云南农业发展的出路所在。“因此,云南的特肥市场始终大有可为。”张子刚说道。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是特肥区别于大化肥的特点之一,然而未来特肥要想真正赢得市场,出路则在于特肥产品的功能化,如在抗逆、抗虫等方面的功效。随着云南鲜花、反季节蔬菜等作物经济价值的提高,复种指数较高。因此,土壤改良是不得不重视的话题,这类产品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这是大势所趋。 近些年来,随着农资价格的攀升,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对于高含量的产品接受度降低,逐渐倾向于中低含量的产品。“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抓住有机产品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机会。”张子刚认为。 从中微量元素来看,钙、镁是经济作物中应用范围较广的两个元素。张子刚介绍,南方土壤钙镁淋失较多,同时云南紫外线较强,且日照时间充足,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用中微量元素来改善作物日灼等状况,例如用钙来防止裂果等,因此需求广泛。“目前钙镁产品包括水溶类产品和叶喷类产品等,但市场的主流产品还是硅钙镁肥。”张子刚进一步介绍,这种钙不能立即水溶,但是会参与土壤作用,通过作物分泌的有机酸,将钙溶解为作物所吸收。 “中微量元素整体市场容量变化是不会太大的,市场竞争的差异主要在于应用水平和工艺水平,我认为未来硅钙镁肥将是市场容量最大的一部分。”张子刚说道。 当然,特肥的推广也面临瓶颈,张子刚表示,特肥要想取得高效的效果,提高附加值,价格方面就较大化肥产品失去了竞争优势。因此,特肥在推广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真正了解市场需求,最大化发挥特肥效果,改变农民的认知,提高特肥的认可度。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