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F-22战机是美军的“保留项目”,技术水平高,怕别国偷学,所以美国不卖,并且拆掉了生产线,断了所有国家的念想。事实真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美国把F-22捂得严严实实,有很复杂的原因,甚至有点不可告人。 
事实上,2005年服役的F-22战机并不是最先进的五代机,与F-35相比,部分子系统还相当落后。尤其是航电系统,F-35的AN/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比F-22的APG-77V2型雷达要先进一代,F-22没有光电分布孔径系统(EODAS),战场动态感知能力差一大截。F-35的F-135发动机是F-22配置的F-119发动机的改进型号,推力大了20%,它是世界上最先进,也是单发推力最大的战斗机发动机。F-22号称是重型隐形战机,官方给出的作战半径只有760千米,而洛马公司宣传F-35A的作战半径到达1160千米,虽然这个数据存在很大水分。 
F-35用来大量F-22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升级,航电技术更是领先F-22至少10年。所以说,F-22不出口,绝不是技术原因。为了保持技术的垄断,美国在研发F-22花了太多钱,单价太高,一方面美国不好意思开口要价高,另一方盟国也不会买太多。回头一想,独自研发F-22项目真是亏大了,卖给盟国也赚不到多少,干脆不卖了,世界军工史第一次“饥饿营销”方案就此诞生。 
F-22就在橱窗展览,并且宣传它是最先进的五代机,但是就是买不到。想买是吧,我是为你着想,这货太先进太贵了,你们买不起,要不共同开发一款廉价版的隐形机吧。于是乎,联合攻击机F-35计划立项,英国、意大利、挪威、土耳其等9国成为第一批合作伙伴,出资40多亿美元参与研发,F-35项目整整耗时22年才服役,期间数次加价,若干个补充协议。上船容易,下船难,研发费赚一笔、购机赚一笔、培训售后再赚一笔。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当年美国出口F-22战机,也许就没有F-35战机了。F-35的大卖特卖与F-22“饥饿营销”有莫大关系,现在F-22的生产线也拆了,F-35更是成了唯一的选择。 
再谈谈苏-57。俄罗斯似乎从美国的F-35项目中学到点什么,项目一开始就迫不及待把印度拉上,印度忍受不了俄罗斯不分享技术还不断加价的做派,于2017年退出了苏-57计划,但是违约在先,投入的研发费用估计也要不回来了。俄罗斯空天军计划购买76架苏-57,而研发苏-57俄罗斯至少投入了100亿美元,分摊到每一架的研发成本高达1亿多美元,预算紧张的俄军根本无法接受。 
要想降低单价,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口。俄罗斯能够出口的先进战斗机已经不多了,只要能够出口创汇,最先进的苏-35与苏-57都在考虑范围内,而且显得非常迫切。俄罗斯推出了简化版出口型苏-57E,并到处宣称亚洲与中东地区国家都是潜在买家,唯独没有提及印度。印度军方终于忍不住,宣布再次考虑购买苏-57,俄罗斯立刻表示欢迎,苏-57出口印度铁板钉钉的事,俄罗斯版“饥饿营销”还将持续。 
?五代机的研发成本太高,一国不足以保证收支平衡,这就导致两个必然结果:一是小国无法承担研发五代机的巨额经费,那些想研发五代机的中小国家,也就是想想罢了,造个模型还是可以的;二是五代机必须要出口,来钱快,影响力大,有利于武器装备开发的良性发展。所以,FC-31热衷于参加各大航展,也就可以理解了。?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5)